1在党政联席会议上的发言今年以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本着“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提高领导干部服务大局本领为目标,全面提升了组织工作的水平,推动了全市“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我们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有了新发展: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新提升。一是以党委换届为契机调优配强领导班子。我们在民主推荐、全面考察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制订出台了《乡镇党委换届人事工作方案》,按照调优配强班子的要求,大胆选拔任用了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党委班子,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顺利完成。二是参助市委做好市委换届、南通市党代表选举工作。我们严格按照“专业配套、结构合理、整体功能明显增强”的要求,统筹考虑“两委”成员的组成。并进行了全额定向推荐和组织考察。在党代会召开期间尤其是选举工作中,组织严密,程序规范,运作高效,圆满完成了党代会各项工作任务。三是以服务大局为原则抓好干部实践锻炼。我们围绕市委提出的“项目建设年”和“城市建设年”、机关效能革命等重点工作,参助市委组建了项目建设办公室、城市建设指挥部、市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园及效能建设办公室等专门班子。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我市与上海市嘉定区委组织部达成了互派年轻干部进行挂职锻炼的协议。上半年,我市选派了首批5名年轻干部到嘉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挂职学习。四是以提高能力为目标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以学习贯彻《干部教育条例》为重点,召开了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十五期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今年共举办基层优秀大学毕业生培训班、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等主体班次2期,举办城市建设与经营管理、自主创新等讲座、报告会2期,我们还根据我市2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东南大学合作举办了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班。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迈出新步伐。一是实施追溯考察制度。对任期内先后在不同单位工作的领导干部进行追溯考察,一般追溯到任现职前一至两个单位,重点考察干部在不同地方、部门任职过程中的德才情况。今年以来,共对12名领导干部进行了追溯考察。二是推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制度。在民主推荐中,要求干部群众就同一职位进行差额推荐,为组织部门确定考察对象提供更大的选择范围。今年,我们先后在公安局政委等重点岗位、重要职位中实施了差额推荐和差额考察,受到了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三、领导干部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得到了新加强。年初,制定了《2006年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安排》,确定了16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在坚持“逢离必审”的同时,积极推进领导干部任中审计,今年已对5个单位领导进行了离任审计、4个单位领导进行了任中审计。同时对一些热点部门,如公安分局、大队、完职中、人民医院、场(圃)、医保中心等科级事业单位逐批进行审计。今年我市作为全省唯一一家县级市再次被中组部确定为干部监督工作联系点。四、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了新拓展。一是人才工作政策进一步优化。结合我市实际,编制了《海门市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研究制定了《海门市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修改完善《海门市引进人才优惠措施》等有利于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和使用人才的超前性、针对性、保障性的优惠政策措施。二是启动了特色农业人才基地建设。我市作为江苏“人才特区”试点之一,今年开始启动了特色农业人才基地建设,出台了《特色农业人才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在全市选择了首批具有较好基础的10个市级特色农业人才基地雏形,并举行了挂牌仪3式。三是加大了人才工作宣传力度。今年,5月8日的《中国人事报》以《劲风满蓬快行舟》为题,对我市人才工作进行了大篇幅的专题报道,6月21日的《人民日报》以《“以凤引凤”筑人才“洼地”》为题作了专题报道,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好的反响。五、基层党组织建设有了新推进。一是积极创新和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结合新农村建设活动,按照“党组织管协会,协会促产业,产业联农户”的思路,今年以来,先后又在87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中建立了基层党支部。目前,全市已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党支部143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