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考纲要求考情分析欧姆定律Ⅱ1.命题规律近几年高考对本章内容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等知识,实验部分则以基本仪器使用和实验设计为主,题型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2.考查热点预计本章命题的重点仍将是基本概念和规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实验则考查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数据的处理等知识。电阻定律Ⅰ电阻的串联、并联Ⅰ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Ⅱ电功率、焦耳定律Ⅰ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实验九: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十一: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第42课时电阻定律、欧姆定律(双基落实课)[命题者说]本课时是电路的基础知识,包括电流的概念、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电路的串并联等内容。高考虽然很少针对本课时的知识点单独命题,但是掌握好本节内容,对分析闭合电路问题、电学实验问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电流的三个表达式公式适用范围字母含义公式含义定义式I=一切电路q为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I与q、t无关,I与的值相等微观式I=nqSv一切电路n为导体单位体积内自由电荷数q为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S为导体横截面积v为电荷定向移动速率微观量n、q、S、v决定I的大小决定式I=金属、电解液U为导体两端的电压R为导体本身的电阻I∝UI∝[小题练通]1.(2017·重庆模拟)某兴趣小组调查一条河流的水质情况,通过计算结果表明,被污染的河里一分钟内有相当于6C的正离子和9C的负离子向下游流去,则取样时这条河流的等效电流大小和方向分别是()A.0.25A顺流而下B.0.05A顺流而下C.0.25A逆流而上D.0.05A逆流而上解析:选D在1min内通过横截面的总电荷量应为q=6C-9C=-3C,所以电流I==0.05A,方向与河水的流动方向相反,即电流的方向为逆流而上,D正确。2.(2015·安徽高考)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B.C.ρnevD.解析:选C由电流定义可知:I===neSv,由欧姆定律可得:U=IR=neSv·ρ=ρneLv,又E=,故E=ρnev,选项C正确。若正负离子移动方向相反,则通过横截面的总电荷量是两种离子电荷量绝对值之和,若正负离子向着同一个方向流动,则通过横截面的总电荷量等于正负离子的电荷量的代数和。二、电阻定律1.电阻定律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导体的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表达式为:R=ρ。2.电阻率(1)物理意义:反映导体的导电性能,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2)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小题练通]1.(多选)对于常温下一根阻值为R的金属电阻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若将电阻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10倍,则电阻变为10RB.常温下,若将电阻丝从中点对折,电阻变为C.加在电阻丝上的电压从0逐渐加大到U,则在任意状态下的的值不变D.若把温度降到绝对零度附近,电阻丝的电阻突然变为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解析:选BD常温下,若将电阻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10倍,则截面积变为原来的,根据电阻定律R=ρ,A错误;常温下,若将电阻丝从中点对折,长度为原来的一半,面积为原来的2倍,则电阻变为,B正确;电阻丝随着温度变化阻值会发生变化,C错误;根据超导现象知,D正确。2.(2017·莱芜模拟)某个由导电介质制成的电阻截面如图所示,导电介质的电阻率为ρ,制成内外半径分别为a和b的半球壳层形状(图中阴影部分),半径为a、电阻不计的球形电极被嵌入导电介质的球心成为一个引出电极,在导电介质的外层球壳上镀上一层电阻不计的金属膜成为另外一个电极,设该电阻的阻值为R。下面给出R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R,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R的合理表达式应为()A.R=B.R=C.R=D.R=解析:选B根据R=ρ,从单位上看,答案中,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