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碰撞与动量守恒2018级福建省普通高中教学指导意见与2021年选择考预测内容标准1.探究物体弹性碰撞的一些特点.知道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2.通过实验,理解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能用动量守恒定律定量分析一维碰撞问题.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意义.3.通过物理学中的守恒定律,体会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选择考预测从近几年高考来看,本单元考查的重点是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这两大规律.2021年选择性考试改为福建本省自主命题且实行单科考试后,考试时长和试题题量均会相应增加,预计2021年的考试中,对动量考查的深度和题目的综合性有所增强,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可能性很大,综合应用动量和能量观点解决碰撞模型问题如板块问题等仍将是今后命题的热点和难点,甚至将动量和电学知识结合,作为压轴计算题进行命制,难度会逐渐加大.而本章实验题的考查在历年高考中鲜有出现,但也不可大意.[全国卷考情分析]——供老师参考考点内容要求高考(全国卷)三年命题情况对照分析201720182019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ⅡⅠ卷T14: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Ⅲ卷T20:动量定理的应用Ⅰ卷T14:动量T24: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Ⅱ卷T15:动量定理T24:碰撞与动力学综合Ⅲ卷T25(2):动量的计算Ⅰ卷T16:动量定理T25(1):弹性碰撞Ⅱ卷T25(3):动量定理Ⅲ卷T19:电磁感应与动量守恒结合T25:动量守恒定律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Ⅰ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备考策略:1.考查方式:从近两年命题规律来看,对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在选择题、计算题中皆有出现.选择题难度中等.计算题是动量定理、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2019年难度较之前有所增加.2.命题趋势:动量定理、综合应用动量和能量观点解决碰撞模型问题,联系生活实际问题仍将是今后命题的热点.第1节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材梳理·自主预习知识梳理一、动量、动能、动量变化量的比较动量动能动量变化量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物体末动量与初动量的矢量差定义式p=mvEk=mv2Δp=p2-p1标矢性矢量,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标量矢量特点状态量状态量过程量关联方程Ek=,Ek=pv,p=,p=联系若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则动量一定发生变化;但动量发生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二、冲量1.定义: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2.公式:I=Ft,适用于求恒力的冲量.3.方向:恒力时与力的方向相同.三、动量定理1.内容: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2.表达式:I=Δp或Ft=mv2-mv1.3.动量与力物体动量的变化率等于它所受的力.自主探究人从高处跳下,落地时要屈腿,这是为什么?答案:人从高处落地到停下,动量变化一定,若屈腿可增加人落地停下来的时间,使动量变化率变小,即人受地面作用力变小.四、动量守恒定律知识解读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运动的两个小球,质量分别是m1和m2,速度分别是v1和v2,v2>v1.当第二个小球追上第一个小球时两球碰撞.碰撞后的速度分别是v1′和v2′.设碰撞过程中第一个球所受第二个球对它的作用力是F1,第二个球所受第一个球对它的作用力是F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碰撞过程中两球的加速度分别是a1=,a2=知识解读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1与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1=-F2所以m1a1=-m2a2碰撞时两球之间力的作用时间很短,用Δt表示.a1=,a2=移项后得到m1v1+m2v2=m1v1′+m2v2′1.内容: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合外力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2.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或p=p′.小题检测1.思考判断(1)物体的动量越大,其惯性也越大.(×)(2)物体的动量变化率越大,它受到的冲量就越大.(×)(3)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方向与物体动量变化量的方向相同.(√)(4)系统动量不变是指系统的动量大小和方向都不变.(√)(5)物体相互作用时动量守恒,机械能也一定守恒.(×)2.下列关于动量和冲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动量大的物体动能不一定大B.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则其动量一定发生改变C.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D.冲量方向与动量方向一致解析:根据动量和动能的关系Ek=可知,动量大的物体动能不一定大,选项A正确;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即速度发生变化,则动量一定变化,故B正确;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选项C正确;冲量方向与动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