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组歌》两首》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时主备教师:第二课《《长征组歌》两首》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体会歌词中表现出的毛主席的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钢铁意志。2、体会歌词语言的高度概括、用词的准确生动。3、体会歌词使用的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教学重难点:1、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2、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教学方法:赏析诵读讨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一)导入新课:1、列举你喜欢唱的红色革命歌曲。2、熟悉红军长征的经过:撤离苏区、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跃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胜利会师。(板书课题)(二)明确目标:1、体会歌词中表现出的毛主席的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钢铁意志。2、体会歌词语言的高度概括、用词的准确生动。3、体会歌词使用的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学生纷纷回答。齐读目标。二、设疑探究精讲点拨(一)指名学生上台介绍“红军四渡赤水”和“过雪山草地”的历史资料。(二)学习第一首歌《四渡赤水出奇兵》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由学生朗读,教师导读,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歌词蕴含的感情。2、组织学生讨论,进一步领会文章深意:(1)红军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得到了哪些人的支持?(2)“天如水来,水似银”一句有什么作用?(3)作者高度概括了几个战斗画面?你能对其中一个画面展开描述吗?(4)你认为歌词中哪些词用得较精当?试谈谈你喜欢的理由。(5)本首词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你能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由吗?3、读课文,欣赏《长征组歌》第四乐章,结合歌词学习红军勇往学生上台介绍。学生齐读。小组讨论,代表交流。齐声朗诵课文。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领略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马艺术。4、齐声朗诵课文。5、小结:这首词描写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三)学生自己鉴赏分析第二首诗:1、思考题:(1)红军战士翻雪山,过草地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加以渲染?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并体会其含义。(3)试向你的同桌推荐你认为用得好的词,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2、读课文,体会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表现出的钢铁意志。3、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小结。(四)讨论题:人们说,改革开放是一项新长征,你对这话怎么理解?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呢?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听讲。按要求学生自己鉴赏分析第二首诗。学生畅所欲言。三、达标训练当堂反馈1、完成《优佳学案》P3“字词积累”2、完成《优佳学案》P3“基础积累与运用”3、背诵诗歌。完成练习。四、小结提升、拓展延伸《四渡赤水出奇兵》这首诗描写红军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过雪山草地》这首歌描写了红军战士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下,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惊世壮举,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写作特点:歌词长短相间,适当反复,语言高度概括,巧用动词。还多处运用贴切的比喻。增强了表达效果。学生听讲,积累。板书设计二、《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第一部分(第1—5行),表现军民鱼水深情。第二部分(第6—17行),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过雪山草地》第一部分(1—4行),描写红军过雪山草地时遇到的极大困难。第二部分(5—12行),描写红军战天斗地、以野菜充饥的顽强斗志。教学反思这两首歌词的教学,通过听演唱录音,把学生带入红军当年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红军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