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醉翁亭记》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VIP免费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醉翁亭记》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8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醉翁亭记》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8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醉翁亭记》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3页
3/8
26、醉翁亭记教材分析:《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的作品。作者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贬,但表现出了乐观旷达的胸怀。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又自得其乐,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儒家仁爱的社会理想,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倾注到这篇酒后的记游文字中,如诗如画。学情分析: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描写的是醉翁亭的秀丽风光和游人之乐,读来琅琅上口,比较容易理解。阅读时要注意体会文中描写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的寄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背诵全文,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朗读,师生共同研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及课文积累背诵。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所寄予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熟读全文,疏通全文大意。重点放在朗诵上。教学过程:一、直接导课并简介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庆历5年(1045),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上疏为其辩解而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二年,写了本文。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39岁,文中所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二、读课文。1、检查预习,出示小黑板,指名注音、正音滁(chú)壑(hè)琅琊(lángyá)潺(chán)酿(niàng)僧(sēng)辄(zhé)霏(fēi)暝(míng)朝(zhāo)而往伛偻(yǔ)(lǚ)洌(liè)蔌(sù)射者中(zhòng)弈(yì)觥筹(gōng)翳(yì)颓然(tuí)2、教师范读后,学生放声读课文三分钟,达到熟读的地步。3、学生同桌互读一遍齐读。三、疏通全文大意。1、二人小组,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2、集体解决疑难方法:二人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由其他小组同学帮助解答。学生们都解决不了时,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1)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3)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4)山间之朝暮也。(5)山间之四时也。(6)歌于途(7)行者(8)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9)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10)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11)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12)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13)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3、关于文中的21处“也”字及25个“而”字:(1)文中的21个“也”字,具有表示判断或舒缓语气的作用,并且每一个“也”字不仅帮助煞尾,还成了文意转折的标志,同时也使全文洋溢着一种平和、愉悦的情调。(可以任举例体会。)(2)“而”字分别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递进、修饰、转折等关系,使文章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加强了回环咏叹的意味。(举例说明。)4、学生各自疏通全文大意。教师订正。全文如下: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的那些峰峦,树林和山谷尤其秀美。远看一片郁郁苍苍,显得幽深秀丽的,那就是琅琊山。顺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这就是酿泉。绕过山峰,走了一段曲折的路,看到一座四角上翘像张开的鸟翅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了。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太守跟宾客们到这里来喝酒,他喝得很少却总是喝醉,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内心领会到了,而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上。看吧,太阳出来,林间的雾气逐渐消尽;暮云四合,岩谷洞穴变得昏暗起来,这明暗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野花开了,散发着幽微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浓荫遍地;西风起,霜露降,天空显得空阔明亮;水位下落,石头显露出来——这就是山中四季的景象。早晨进山,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醉翁亭记》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