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教案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校代安全[教学目标]1.知道感应电流具有方向性,理解感应电流方向的特点(规律)———由楞次定律判定;2.通过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出楞次定律,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3.理解楞次定律,能利用楞次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2.楞次定律以及楞次定律的两种表达方式。[教学难点]启发和引导学生体会感应电流方向的特点“……阻碍……变化”[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启发学生思维活动和讲授相结合。[教学媒体]电流计、螺线管、导线和条形磁铁。[课时课型]一课时、新课。[教学过程](40分钟)一、课题导入(5分钟左右)教师提出问题:在前面两节课的实验中,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在产生感应电流的过程中,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有时向右偏转,有时向左偏转,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情况下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不同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有规律吗?演示实验一:条形磁铁的N(S)插进螺线管的过程,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一定的(某一方向)抽出过程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与插进过程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反。由此可见:感应电流的方向是有规律可循的。怎样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二、新课教学(30分钟左右)教师提出问题:前面我们用磁通量变化的概念表达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和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是不是也可以用磁通量变化的概念来表达感应电流的方向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些试探吧!演示实验二:螺线管、电流计和导线组成闭合电路,条性磁铁插进(或抽出)螺线管引起感应电流。将各种情况中的物理“数据”填入下表中:教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向学生提问:①如果从磁铁的磁场方向(原磁场)与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的关系来看,有什么规律吗?用心爱心专心121号编辑1磁铁的磁场方向(原磁场)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安培定则)磁铁磁通量的变化有何规律?N极插进过程向下向上向下增加N极抽出过程向下向下向下减少S极插进过程向上向下向上增加S极抽出过程向上向上向上减少②如果从磁铁磁通量(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与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的关系来看,有什么规律吗?显然,从磁铁的磁场方向(原磁场)与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的关系来看,似乎无规律可言,因为两者的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但是,如果从磁铁磁通量(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与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的关系来看,就似乎有规律可循。(有什么规律呢?教师要引导学生先思考,让学生引起思维的共鸣,再逐渐总结出结论来。这样处理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大有好处)师生共同总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反,阻碍磁通量的增加;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同,阻碍磁通量的减少。人们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在所有的电磁感应现象中都有这相同的规律:凡是由磁通量的增加引起的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激发的磁场就阻碍原来(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磁通量的增加;凡是由磁通量的减少引起的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就阻碍原来(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磁通量的减少。(感应电流具有“劫富济贫”的作用)物理学家楞次概括了各种实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楞次定律的另一种表示形式:从导体和磁铁的相对运动的角度来看,感应电流总要阻碍相对运动。(通过具体的事例分析,让学生体会楞次定律的这一表达方式)三、本课时小结(2∽3分钟)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①从磁通量变化的角度来看,感应电流总要阻碍磁通量的变化;②从导体和磁铁的相对运动的角度来看,感应电流总要阻碍相对运动。四、巩固与练习《教材》P195(3)(6)(7)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何?五、思考与讨论(供学生课后思考和讨论)《教材》P201思考与讨论六、作业布置《教材》P201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培养学生兴趣和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