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蓝的威尼斯》一、设计理念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二、教材内容分析本文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它是一篇典型的游记,以作者的游览路线为线索,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重点,介绍了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也歌颂了中意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三、学生特征分析1.作为八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能运用网络查找收集有用的资料帮助学习。2.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八年级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上几点主要是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去认识归纳的。四、教学目标和学习水平的分析与确定(一)知识点的划分与学习水平的确定知识点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水平识记理解应用综合分析知识①理解“眺望、瑰宝、鼎盛、荒芜、鳞次栉比、搁浅”等词语的意思。②了解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感受威尼斯的美。③学习课文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和欣赏课文优美的语言。√√√√能力①利用校园网络、互联网络自主查找收集资料拓宽视野,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②培养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感利用网络资源,展开想象,了解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感受威尼斯的美,中意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二)教学目标1.了解威尼斯的风光和文化艺术,体会中意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2.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3.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五、重点难点(一)针对单元重点和教材内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1.了解威尼斯的独特风光和文化艺术。2.学习移步换景和抓住景物特征的写景方法。3.欣赏文章优美的语言。(二)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心理层次,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难点是:1.体会“蓝蓝”的含义。2.学习移步换景和抓住景物特征的写景方法,欣赏文章优美的语言。六、教学策略指导思想: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围绕学生主动学习来评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教师掌握和应用。七、教学准备1.制作有关威尼斯的学习型网页。网页中包括音乐、图片等资料。2.布置学生收集关于威尼斯的图片等资料。3.多媒体。八、课时安排一课时(45分钟)九、课型新授课十、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诗情画意同学们,本单元我们游览了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风光如画的阿里山,那一山一水,莫不让我们赏心悦目,让我们把目光伸得更远一点,到世界著名的水城威尼斯一饱眼福吧!(板书课题:蓝蓝的威尼斯马信德)学生在网上查阅资料,浏览威尼斯的风光图片,初步感受威尼斯的美。幻灯片展示教学目标。(二)交流预习(幻灯片展示)学生板演舷窗(xián)眺望(tiào)瑰宝(guī)鼎盛(dǐng)荒芜(wǘ)器皿(mǐn)鳞次栉比(zhì)召唤(zhào)搁浅(gē)摇橹(lǚ)沼泽(zhǎo)(三)整体感知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播放《威尼斯之旅》音乐)要求:1.说说威尼斯给你的总印象。2.画下表明作者行踪的词语。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班级展示交流:1.说说威尼斯给你的总印象。(学生自由发言)2.小组代表发言多媒体展示:俯看威尼斯全景—→坐上汽船—→泛舟运河—→穿过一座桥—→威尼斯体育馆—→圣马可广场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移步换景”的手法(四)合作交流1.随着作者行踪,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威尼斯的哪些景观?(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展现了威尼斯哪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