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第二课罗斯福新政课标要求: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目标引导: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是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的一次成功的自我调节教学过程:一、罗斯福新政的实施1、背景:2、内容:三个方面:四项措施:两个阶段:二、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1、实质2、特征3、作用用心爱心专心4、意义多看一眼: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国家干预扩大消费带动生产,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罗斯福新政最深远的意义是保存了美国的民主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同步练习:1.罗斯福新政中贯穿“新政”全过程的措施是A.改革B.复兴c.救济D.调整2.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的政策不包括A.提供补贴B.调整农产品结构c.提高农业产量D.稳定农产品价格3.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A.恢复银行信用B.调整农业政策C.复兴工业D.兴办公共工程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是A.扩大消费带动生产B.使美元升值c.鼓励农民提高产量D.保护丧失支付能力的小银行5.罗斯福新政使社会弱势群体首次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主要是因为它A.整顿了银行和金融业B.调整了农业政策c.使工业得到了复兴D.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6.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B.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C.通过缓解经济危机来缓和社会矛盾D.改造美国的经济制度7.罗斯福新政最深远的意义在于A.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B.促使美国经济复苏c.缓解了美国的社会矛盾D.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8.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50、60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共同点不包括A.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得到加强B.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C.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D.推行国有化政策9.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矛盾而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论式的推理属于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10.材料解析题:材料一:它(罗斯福新政)大体具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陷入空前严重的经济;二是救济大规模失业者和贫民;三是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罗斯福虽然坚信平衡预算的所谓“健全财政”,但在出现大量失业和饥寒交迫的人群时,用心爱心专心他仍然不顾强大政敌的反对,藐视经济规律,实现大规模的赤字开支。材料二:(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需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摘自《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回答:⑴结合材料一,将你知道的新政措施,按三方面归类,并说明新政财政赤字开支庞大的原因。⑵材料二中的“不应消灭”指什么?“经济的营运”指什么?“改进和补充”指什么?并说明“罗斯福的经济理论”给30年代的美国带来了什么影响?⑶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克服30年代的经济危机所采取的不同途径,并指出不同之处在哪里?第三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标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目标引导:掌握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措施及出现的新变化,认识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完善与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教学过程:一、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1、二战后美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