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复习原子和原子核一、原子模型1.汤姆生模型(枣糕模型)A.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揭开了研究原子结构的序幕。B.“枣糕”模型: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内,电子像枣糕里的枣子那样镶嵌在原子里。2.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行星式模型)A.粒子散射现象:(1)大部分粒子不发生偏转。(2)少数粒子发生偏转。(3)极少数粒子角度偏转超过90°,甚至改变180°。B.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高速旋转。C.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D.原子半径的大小的数量级为,原子核半径的大小数量级为~。3.玻尔模型(引入量子理论)A.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1)原子的稳定性(2)原子光谱是连续谱还是线状谱B.玻尔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提出了三条假设,建立了原子的轨道量子化模型。(1)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的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之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2)原子从一种定态(设能量为)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设能量为)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3)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C.氢原子的能级原子各定态的能量值叫做原子的能级,对于氢原子,其能级公式为对应的轨道半径公式为其中,n称为量子数,只能取正整数。,。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可能是吸收光子,也可能是由于碰撞(用加热的方法,使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的相互碰撞可以传递能量)。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只能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而从某一能级到被电离可以吸收能量大于或等于电离能的任何频率的光子。(如在基态,可以吸收E≥13.6eV的任何光子,所吸收的能量除用于电离外,都转化为电离出去的电子的动能)。D.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时,可能辐射出的光谱线条数为E.玻尔理论的局限性。由于引进了量子理论(轨道量子化和能量量子化),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光谱的规律。但由于它保留了过多的经典物理理论(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库仑力等),所以在解释其他原子的光谱上都遇到很大的困难。F.现代量子理论认为电子的轨道只能用电子云来描述。1如:氢原子中的电子云对于宏观质点,只要知道它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以及受力情况,就可以应用牛顿定律确定该质点运动的轨道,算出它在以后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对电子等微观粒子,牛顿定律已不再适用,因此不能用确定的坐标描述它们在原子中的位置。玻尔理论中说的“电子轨道”实际上也是没有意义的。更加彻底的量子理论认为,我们只能知道电子在原子核附近各点出现的概率的大小。在不同的能量状态下,电子在各个位置出现的概率是不同的。如果用疏密不同的点子表示电子在各个位置出现的概率,画出图来,就像一片云雾一样,可以形象地称之为电子云同步练习:1、用α粒子轰击金箔,α粒子在接近原子核时发生偏转的情况如图示,则α粒子的路径可能的是()A.a是可能的B.b是可能的C.c是可能的D.a、b、c都是可能的2.用光子能量为E的单色光照射容器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停止照射后,发现该容器内的氢能够释放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它们的频率由低到高依次为ν1、ν2、ν3,由此可知,开始用来照射容器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可以表示为:①hν1;②hν3;③h(ν1+ν2);④h(ν1+ν2+ν3)以上表示式中A.只有①③正确B.只有②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D.只有④正确3.(全国理综湖南卷14):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A.2200B.2000C.1200D.24004、图中画出了氢原子的4个能级,并注明了相应的能量E。处在n=4的能级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