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1第5课时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本节聚焦】1、什么是细胞呼吸?它与ATP的形成有什么关系?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各有什么特点?3、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知识结构】细胞呼吸的方式ATP的有氧呼吸主要来源无氧呼吸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是指在细胞内经一系列的,生成,释放出并生成的过程。二、细胞呼吸的方式【合作探究】1、提出问题: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有几种?呼吸的产物有哪些?2、作出假设:合理即可。如:酵母菌在有氧呼吸会产生CO2和H2O,无氧时产生酒精。3、讨论并设计方案(参考课本)。4、实验现象及结论有氧条件无氧条件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浑浊浑浊程度轻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不变色灰绿色实验结论【规律总结】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_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_________,还产生少量的________。三、有氧呼吸【自主学习】1、有氧呼吸的概念: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__的参与下,通过多种___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_____氧化分解,产生____和_____,释放___,生成许多___的过程。2、有氧呼吸的场所: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该结构的____________上和____________中。【思维拓展】①线粒体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有何意义?②活细胞中线粒体可以部位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这是为什么?【自主学习】(结合课本图解)3、有氧呼吸的最常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4、有氧呼吸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氧呼吸的过程:a.发生部位:细胞质基质。第一阶段:葡萄糖的b.过程:在酶催化下1分子______分解为2分子__,同时降解阶段产生少量__。c.产物:____、少量___和少量__。a.发生部位:细胞线粒体的____内。第二阶段:丙酮酸b.过程:在酶的催化下,丙酮酸和_____彻底分解成_____分解阶段和_____。c.产物:_____、____、少量__。a.发生部位:细胞线粒体___上。第三阶段:[H]和氧b.过程:在酶的催化下,前两阶段释放的___和___结合形成结合生成水水,并释放出___,形成大量____。c.产物:___和___。【规律总结】有氧呼吸过程比较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反应物葡萄糖丙酮酸+水[H]+O2产生ATP数量少量少量大量与氧的关系无关无关需氧【典题讨论】1.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的氧将:①与氢结合生成水;②与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③在线粒体中被消耗;④在线粒体与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考查有氧呼吸的过程。O2进入细胞内,在线粒体中与有氧呼吸前两阶段产生的[H]结合形成H2O,放出大量的能量。答案:A2.有氧呼吸产生ATP最多的阶段是()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B.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C.释放出CO2时D.[H]和O2化合成水时解析:该题识记层次的要求。有氧呼吸分三个阶段,第一、第二阶段都是释放少量能量,只有第三阶段释放大量能量。答案:D※※3.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A.葡萄糖→丙酮酸→水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解析: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并产生少量[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将丙酮酸彻底氧化成CO2,并产生大量的[H],释放少量的能量。由上面的叙述不难看出O18转移的途径是D。答案:D4、(1)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多种酶分布在该结构的。(2)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以①,②,③表示),产生ATP的阶段是__________,产生氢的阶段是__________,释放二氧化碳的阶段是__________,需要氧气参与的阶段是__________,需要酶来催化的阶段是__________.【课堂巩固】1、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生成或其他产物,释放出并生成的过程。细胞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