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前n项的和【本讲主要内容】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前n项的和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等比中项的有关概念,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相关性质,下面我们来看这样几个数列:1,2,4,8,16,…;①5,25,125,625,…;②…;③问题:观察这些数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对于数列①;对于数列②;对于数列③;共同特点:从第2项起,第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也就是说,这些数列均具有相邻两项之比“相等”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数列,我们把它叫做等比数列。1.等比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表示。如:上述3个数列都是等比数列,它们的公比依次是2,5,。与等差数列比较,仅一字之差。注意:(1)公差“d”可为0;(2)公比“q”不可为0。建议:课本第122页的三个例子说明了等比数列在实际中的应用,请同学们再找出一些实际的例子,以加深对等比数列概念的认识.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定义是由一个数列相邻两项之间关系而得。若一等比数列的首项是,公比是q,则据其定义可得:若将这n-1个等式相乘,则可得:用心爱心专心即当时,左=,右=,所以等式成立。所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说明:若已知一数列为等比数列,则只要知其首项和公比,便可求得其通项。如:数列①数列②:数列③:由上述关系还可得:即:则:=如:由此说明:当知第项和公比q,也可求得其通项。即:3.等比中项的有关概念:问题:如果在与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G,成等比数列,那么G应满足什么条件?由定义得,即:,反之,若,则,,成等比数列。由此可得:,成等比数列定义:若,G,成等比数列,那么G叫做与的等比中项。不难发现,在一个等比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比中项。从而可得:在一等比数列中,若m+n=p+q则。注意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相关问题。4.等比数列前n项和:设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用心爱心专心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上式可写成①①的两边乘得,②将两式相减,可得(1)当时,(2)当时,,①或②若已知,则选用公式①;若已知,则选用公式②。综上所述: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为:【解题方法指导】例1.求等比数列1,2,4,…从第5项到第10项的和。分析:等比数列的第5项到第10项可组成一新等比数列。解法一:由1,2,4,…可知∴∴从第5项到第10项共有6项,它们的和为:故从第5项到第10项的和为1008。解法二:从第5项到第10项的和为:由得:∴故从第5项到第10项的和为1008.用心爱心专心例2.等比数列中,若则________________。解法一:由∴解法二: 在等比数列中,∴成等比数列,又∴∴40+特别提示:若是等比数列,是其前n项和,设则成等比数列。【考点突破】【考点指要】等比数列的意义,判定,通项公式的探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探求以及等比数列的性质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考察形式多样,可以是小题(选择题、填空题),也可以是大题形式出现,所占的分值为5~14分。【典型例题分析】例1.(2006全国卷Ⅲ文17题)已知为等比数列,。求的通项公式。解: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则,,所以,解得.当时,,所以.当时,,所以.例2.(2005全国卷Ⅲ20题)在等差数列中,公差的等比中项。已用心爱心专心知数列成等比数列,求数列的通项。解:由题意得:,即, ,又成等比数列,∴该数列的公比为,所以。又所以数列的通项为。【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2005江苏卷3题)在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首项,前三项和为21,则=()A.33B.72C.84D.1892.数列,如果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那么()A.B.C.D.3.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则“且”是“对于任意正整数都有”的()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4.若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这个数列是()A.等比数列B.等差数列C.等比或等差数列D.非等差数列5.(06北京文6)如果成等比数列,那么()A.B.C.D.6.已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