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学习目标:1、理解匀速运动、变速运动的概念.2、知道什么是位移-时间图象,以及如何用图象来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的意义.4、知道公式和图象都是描述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工具,它们各有所长,可以互相补充.学习重点:匀速运动的s—t图象学习难点:匀速运动的s—t图象.学习内容:一、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1)运动的前提:沿直线运动,不能返回,即轨迹是直线.(2)运动的特点:时间若相等,位移必相同.且时间的选取是任意的,可长可短.若物体在t=1s内,位移s=1m,则物体在t1=0.1s内,位移s1=0.1m;物体在t2=0.01s内,位移s2=0.01m2.位移——时间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横轴表示时间t,用纵轴表示位移s,根据给出的(或测定的)数据,作出几个点的坐标,用直线将几个点连接起来,则这条直线就表示了物体的运动特点.这种图象就叫做位移——时间图象,简称为位移图象.说明:(1)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一定是一条直线.(2)直线是否过原点?若开始计时的初位置作为位移的零点,则直线过原点;若开始计时的初位置不作为位移的零点,则图象就不过原点.(3)根据图象可以知道质点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也可以知道发生一段位移所需的时间.(4)s—t图象表示的是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决不是运动的径迹.二、变速直线运动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变速直线运动.说明:(1)变速直线运动也可以用s—t图象表示,但图象不是直线.(2)我们所见到沿直线运动的物体,都是变速的,匀速直线运动应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自我检测:1.如图所示为A、B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图像,由图可知(AC)A.开始时(t=0)A在B正前方B.B运动时的速度比A运动时的速度大C.B在t2时追上A,然后跑到A的前面D.B开始时的速度比A小,t2后B的速度才超过A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等C.任意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D.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跟所需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则这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3.如图所示,a、b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图像互相平行,则两物体运动情况的区别是(C)A.速度的大小不同B.运动方向不同C.起始时刻不同D.运动后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不同4.如所示,a、b两物体的速度图像互相平行,则两物体运动情况的区别是(AD)A.速度大小不同B.运动方向不同C.起始时刻不同D.相同时间内位移不同5.在所示图像中,表示物体不是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