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基督教文明与欧洲中世纪课程标准2-5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4-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教学要求1.能够利用资料和图片,归纳出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与特点。2.说明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影响。3.通过分析有关资料,描述欧洲封建庄园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农奴的地位,了解城市的兴起和行会制度的概况。[课时安排]2课时。[新课导入]提问导入教师可先复习上节课有关罗马帝国的历史,提出:“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谁还记得它是被哪一个外来民族推翻的?”(日耳曼人的入侵,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那么,在新兴的日耳曼国家中,哪一个最强大,其地理位置相当今天的哪一个国家?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国家中,法兰克王国是其中最强大的一个。)[中世纪的王国与帝国]1.教皇为查理加冕的教学可组织学生观察有关8世纪末查理曼帝国的版图,了解其地域范围。可提出如下问题:○查理──这位几乎统治整个西欧的国王,为什么要跪在教皇面前接受加冕?○教皇为查理加冕,这一事件意味着什么?(上帝对查理称帝的认可,意味着查理负有传播和捍卫基督教的义务,标志着教权与王权之间相互利用的关系及其联盟的建立。)引导学生从教权与王权之间相互利用的关系来分析回答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西欧农奴制形成原因的教学可引导学生从战争的频繁和封建主的巧取豪夺两方面进行思考。○为什么农民的身份变成了农奴身份?(农民是因无以为生,才将土地交给封建主,变成封建依附农奴的。)○农奴与封建主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什么?○这种关系对西欧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另外,可借助阅读卡和图3-21,说明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指出它是因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并说明它的作用和影响。[活动]由于封建等级制度是因土地的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各级封君与封臣之间都互有义务。所以,封臣即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而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却没有臣属关系。所以,中世纪的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这种复杂的关系,在封建主之间“造成一团乱麻般的权利和义务”,使封建主之间不断发生争夺和混战。[基督教盛行西欧]1.基督教的教学最好利用地图来说明基督教产生的背景,如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在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产生了基督教?(犹太人民不满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在屡次反抗斗争失败后,才将希望转向宗教,期盼上帝派救世主来拯救他们。)○信仰上帝的人是富人还是穷人?(在基督教产生之初,它是下层人民的精神寄托和借以斗争的手段。)○教师可让学生回忆有关《圣经》的知识,如关于上帝创造天地万物、诺亚方舟、大洪水的故事等,(这些故事不仅是基督教的教义,也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比如,在大洪水的故事中,就反映出古代两河流域的部分历史事实。)以此消除学生对宗教的神秘感,形成对基督教的正确认识。2.教会的教学可先让学生阅读教材,联系基督教产生背景,思考:○富人加入教会,对基督教产生哪些影响?(上流社会的人士入教并把持了教会的领导权,使基督教原有的反抗精神逐渐消失,日愈成为罗马帝国维护其统治的思想工具。)○教会为什么积极靠拢王权?(利用国王的力量扩大自己的影响。它通过各种手段占有大量地产,并经常干涉和控制各国的事务。)○后来教会势力发生了哪些变化?(在欧洲封建社会鼎盛期,教会不仅垄断了思想文化领域,而且具有雄厚的经济地位和相当大的政治权力。)[领主的庄园与市民的城市]1.自给自足的庄园的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图3-23,然后提问:○庄园中有哪些建筑?住着哪些人?○庄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生产、生活设施齐备;体现出森严的等级界限)○想想看,这样的布局对庄园内的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庄园基本满足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可以说是一个封闭自守的小天地。)2.农奴与领主关系的教学可提示学生观察图3-23,找到农奴领主住宅,再找到农奴和领主。提问:○农奴耕种领主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