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天生我才必有用》第二框《我自信我能行》教案【设计理念】1、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新课程改革确定了三个维度的具体教学目标,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目标。通过目标的确定,实现教学取向的转变。本课拟以树立自信、自卑和自负的危害性以及克服自卑、自负的方法等基本知识为载体,以过程和能力发展为主线,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贯穿始终,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2、营造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环境。教育教学从本质上看就是为知识构建创设良好环境和支撑的过程。本课教师作为研究者、组织者和设计者创设漫画、故事、歌曲等许多合理有效、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自身成长中遇到的树立自信意识与克服自卑、自负心理的问题。3、学生的体验是教学的起点。德育应该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学生从生活出发,在学习中体验,在学习中反思,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以内化为基础的道德规范,过有道德的生活。本课准备通过夸夸自己、制作自信卡、诗朗诵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参与过程的快乐,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树立自信。4、在同伴互助合作中成长。学生能够从同伴互助合作的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同学间的友爱,对同伴互助学习的过程产生积极的态度,对合作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本课拟通过多次创设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彼此提高学习技能,增强自信,增进承担责任的愿望,培养团结、互助合作的精神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成长。5、发挥思品课的个体性功能.本课教育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活动探究使同学们了解自信对成功的重要作用,懂得自卑与自满的危害性。充分发挥思品课的个体性功能,帮助同学们树立自信,克服自卑和自满的情绪,使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够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健康成长。【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自信对成功的重要作用,知道自信与自满、自大的区别;了解自卑、自负、自满危害性及其克服这些不良情绪产生的小秘方。同时关注学生听、说、读、写以及观察和辩证思维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2、过程与方法:教学中利用漫画、故事、歌曲等多种形式,从具体感性材料着手,得出一般的结论,重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同桌交流、参与讨论,运用回忆和联想、夸夸我自己、制作自信卡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地位,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自身成长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从而树立自信,克服自卑和自负的心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同学们能够树立正确的自尊自信观念,在学习、生活中学会自我心理调节,跨越自卑,摒弃自满,做一个积极向上、自尊自信的人。【教学设想】教师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置疑、探究和归纳等过程,自己去建构知识,培养能力。教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使课堂成为师生交流合作学习的“沙龙”。在活动中,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能够形成。【教学重点、难点】1、自信对成功的重要作用2、树立自信心的方法和途径3、克服自卑和自负的秘方【教学方法】启发式、交流讨论式、活动探究式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创设情境:欣赏《毛遂自荐》动画短片师:同学们还记得刚才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吗?生:毛遂自荐师:毛遂作为平原君手下一名默默无闻的谋士,后来得到信任,最终为国家建立奇功。你觉得在毛遂身上表现出怎样的气质和品格?生:自信、勇敢等。(如果学生不是围绕自信这方面内容来回答,教师应联系锥放囊中,脱颖而出的内容讲解,及时导入新课内容)师:这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展示课题:我自信,我成功。二、新课探究(35分钟):1、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必须有自信心。小组交流:古往今来,自信而成功的例子举不胜举。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自信者成功事例或他们的名言警句吗?生:举例师:补充(屏幕展示)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李宁——李宁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毛泽东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