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年级语文新编有用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松鼠》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猜谜语:像老鼠,眼睛圆,尾巴大,腿矫健,能攀爬,性温顺特乖巧。2.说说你印象中的松鼠。3.展示松鼠在林中活动的短片。(要求谈感受。)要点:活泼可爱、腿脚敏捷、头脑聪慧……4.老师小结,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看看作者布丰笔下的“松鼠”和你们说的有哪些异同。二、知识性内容安排: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自由朗读(大声、小声、无声等)课文,标出小节,圈出生字词,熟悉文章大致内容。2.请学生朗读课件上的生字词,集体纠错正音。3.介绍文章体裁为文艺性说明文,学习第90页关于“说明”的一段介绍。明确:①说明文是介绍事物特点的文章。语言准确、平实、简洁。下载后可任意编辑②文艺性说明文在内容选取和语言表达上较为生动活泼,具有文艺色彩。三、朗读课文,深化思考问题:读读想想,作者写了松鼠哪些特点,从文中哪些词句中得到体现?要求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用词的恰当。难点梳理:作者在介绍松鼠美丽、驯良、乖巧等惹人喜爱的特点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准确运用形容词和动词。作者在从面容、眼睛、四肢、面孔、尾巴等方面来说明松鼠美丽的形体时,用了“清秀、闪闪发光、矫健轻快、敏捷、机警、玲珑、美丽”等形容词和“翘、躲、竖、坐”等动词,形象地说明它讨人喜爱的特点;二是采纳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在介绍松鼠叫声响亮时,对松鼠进行人格化的描写:“要是被人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兴奋的恨恨声”,生动地表现它丰富的情感。四、梳理文章顺序美丽——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坐姿、吃相驯良——活动范围活动时间寻食习惯、主要食物乖巧——过水情景逃跑筑窝文章结构:总(1)——分(2-5)——补充说明(6)(先主后次)小结:提醒同学们做读书归纳卡片和说明文的一般顺序模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2《金色的草地》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用劲、假装、引人注目”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育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教学重难: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金色的草地2.课前置疑: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吗?整理问题: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间去找答案吧!二、检查预习1.开火车读生字。2.小老师教读:多音字:“假”“朝”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字形:“绒”“耍”3.沟通课前收集的关于蒲公英的资料、并展示图片。4.抽读课文。三、初读课文,感知全文。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情,你能找出来吗?归纳总结:1哥俩在草地上玩耍。2草地会变色的原因。四、理解课文1、齐读一自然段:思考:我们窗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草地?由“长满”“盛开后变为金色”体会蒲公英的多。2、朗读。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齐读第一自然段草地这么美,我和弟弟常去玩,他们怎么玩呢?二.感知第二自然段1自读第二自然段.2演一演: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分角色进行表演.3.汇报表演.4.想像自己的脚下就是那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说一说,在这样一个地方,你的感觉怎么样?5朗读:读出欢乐的气氛.三.理解第三自然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了什么?对了,]金色的草地在悄悄的变化,说一说,它是怎么变的?早上:绿色白天:金色晚上:绿色2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在书上勾出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3汇报:4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张开,合上,所以草地也就跟着变色了.5朗读:体会草地的变化的原因.6、齐读4自然段:从这里,你体会到小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五、完成课后练习二:回顾全文:从课文哪些地方,你感受到草地的有趣和蒲公英的可爱。六、有感情地朗读。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3《珍珠泉》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下载后可任意编辑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二、教学重点了解珍珠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