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语文序号01在初中文言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的尝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文言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新课标的巨大魅力。合作学习理论是由JohnDeway和HerbortThelan于十九世纪初创立、20世纪中叶得到发展的。建构主义者认为,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因此只能理解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对事物唯一正确的理解。通过合作和讨论,可以使他们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看到自己抓到了哪些,又漏掉了哪些,从而形成更加丰富的理解,以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1)。文言文较现代文晦涩、难懂、深奥,同时又都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几千年悠久历史丰厚的文化沉淀,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很有必要;而入选初中教材的文言文篇幅相对短小,学生容易较快地进入合作状态,这又为合作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使合作学习的开展更为有效。当学生在合作讨论中,能更自主、富有个性地去探究文言文;当学生在合作讨论中,能互相支持、鼓舞、帮助,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当学生在合作讨论中,能感受、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更爱学、乐学文言文,合作学习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已经体现了它的巨大的作用。那么,在初中文言教学中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呢?笔者进行了一番尝试:一、从“要我合作”到“我要合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这个准备工作忽视不得。同样,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也不能忽视学生对合作学习必要性的认识,否则,学生对着文言文干瞪眼,等着教师一字一句地翻译,一字一句机械地记录,1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又怎么能提高?何况,当前中考考查学生的主要是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如果教师还是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文的加点字解释、主题思想,而不着眼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这种旧的老套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与现代的语文学习背道而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提出:“7~9年级要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教师在平时可以增加课外文言文教学,在考试中可以考查学生的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看看中考文言文的考试题型。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文言文重要的是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初中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文言文的翻译理解能力还很弱,大家在互相依赖的合作学习中共同攻克文言难句,这是共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况且,初中学生已经有很强的自尊心,害怕陷入被提问而不会回答的尴尬处境,合作学习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师同时要让学生明白,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开放视野的人才,而不是那些不善于与他人合作、不能超越自己的认识看不到与自己不同的理解和事物另外侧面的书呆子。我在近几年的文言文教学中明显感到,学生喜欢合作学习,喜欢合作学习的氛围;合作学习使文言文教学变得轻松、愉快而有效。二、在合作中思疑释疑文言文阅读最重要的就是要扫清不懂字词的障碍,选择合适的合作方式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先让学生借助注释讨论整篇文言文的大意,对明显背离文言文原意的由全班同学一起探讨,由于有文言原文作依据,学生的天性又争强好胜,求知欲望浓厚,都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习惯,因此,每次讨论都能激起同学们对文言学习的极大热情和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选定一些与原文意义关联较大的实词和虚词,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并以直译形式连贯成句试译全文。一两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讨论时间学生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在讨论中解决。在一番热烈地讨论后,教师选定几个合作小组对全文进行翻译,对译文的正误先让学生自己去判定,产生疑问,激发他们探究文言的兴趣。然后,教师再趁热打铁,组织全班学生一起讨论那些加点的实词和虚词,大家七嘴八舌,一般都能较快取得一致看法当学生直接回答正确时,他们的脸上立刻乐开了花;当老师提示回答正确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