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公元前约17世纪的商、周时代,中国已形成了组织严密的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国家组织,出现了高度集权、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形的权力结构。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孙武《孙子兵法》(日本、美国的一些大公司培训经理的必备书籍)“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战国时期,《周礼》封建国家的管理体制孙膑:运用运筹学和对策论田忌赛马——参见:MP0201第二章案例——课堂演示版田忌赛马中国古代主要的管理思想:(一)儒家的管理思想——以“仁”为核心,讲伦理道德(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管理及人事管理思想)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之争:人性和人的行为的假设(二)道家的管理思想——“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三)法家的管理思想——“法治”,代表人物韩非(四)兵家的用人学说——如《孙子兵法·计篇》提出了选才的五条标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五)商家的(经营)管理思想——先秦至西汉前期的一个思想流派,如:要了解供求关系,市场行情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古巴比伦:汉谟拉比中央集权国家古埃及:金字塔的修建——需要严密的组织和管理:(公元前5000,动用10万人力,费时20年)金字塔式的管理机构法老――>宰相――>大臣古希腊:如公元前370年,色诺芬(Xenophon)通过制鞋工厂的观察,发现劳动分工与劳动效率的关系,古罗马:外国管理思想革命性的发展——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从而工厂制度产生之后(一)亚当·斯密(1723-1790)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AdamSmith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国富论》劳动分工观点——分工是增进劳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原因有三个:熟练、工作转换、工具改良和机器发明;经济人观点——经济现象是由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动产生的(二)小瓦特(1769-1848)和博尔顿(1770-1842)的科学管理制度1800年接管了一家铸造厂,改革组织和管理(接近于现在的管理),采取了不少有效的管理方法,建立起许多管理制度,如:生产和销售:编制计划、市场预测成本:记录、监督人事:培训、发展规划工作研究:确定工资职工委员会:管理福利(三)马萨诸赛车祸(1841)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1841年10月5日,美国马萨诸赛至纽约的西部铁路上发生车祸,造成20人伤亡。结果,老板交出了企业的管理权,只拿红利,企业另聘具有管理才能的人员担任企业领导——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企业管理中实行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这种分离对管理的重要意义:(1)管理成为一种职业——思考今天中国的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形成;(2)横向的管理分工开始出现——提高了管理效率,为企业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3)具有管理才能的雇佣人员掌握了管理权——直接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四)欧文(1771-1858)的人事管理(之父)纺织厂中的试验——改善工作条件,探索对劳资双方都有利的方法和制度。(五)巴贝奇(1792-1871)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著名的数学家和机械学家,对管理的贡献有两个方面:(1)对工作方法的研究——较早将科学方法应用于管理实践,并进行了理论概括,成为“科学管理”的启蒙者。对劳动分工作了更细致的论述。(2)对报酬制度的研究——主张按照对生产率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工人的报酬;工人的收入应由三部分组成:固定工资、利润、建议奖。(六)亨利·汤(1844-1924)的收益分享制度耶鲁——汤尼制造公司的总经理,按某一部门的业绩部门的业绩来支付该部门职工的报酬,克服由利润分享利润分享制度带来的不公平。“保证工资”+超额分成+维持3~5年(七)哈尔西(1856-1935)的奖金方案指出了三种报酬制度(计时、计件、利润分享)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奖金方案:每天的“保证工资”+以工人过去的业绩为基础的超额奖金评述:此时期,管理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机器生产的兴起,社会注意力仅注重生产组织、减少浪费、增产盈利的具体方法,因而管理出现以下特点:1)都是基于企业的研究;2)重点是解决两个问题:分工与报酬问题分工--首先是个体劳动的分工;其次是管理本身的分工。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