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综组郭芸近代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哪两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它们的理论和标志是什么?比较项目时间理论标志第一次18世纪60年代牛顿力学蒸汽机的广泛运用第二次19世纪70年代电磁学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原因、标志各是什么?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基因工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3.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4.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怎样的正面影响?5.对于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20世纪四五十年代B、相对论等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和重大突破C、科学技术的社会化(社会保证)1、原子能技术2、航天技术3、电子计算机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4、生物工程(基因工程是核心)A、二战期间军事科技发展,战后军事科技迅速转化为民用科技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现在世界上已有了上万枚核弹头。1982年,美苏两国的核弹头就有15500多枚。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伴星—1号”。几个月以后,苏联又发射载动物人造地球卫星大获成功。第一个载人人造地球卫星的世界第一位宇航员苏联的加加林少校1969年7月16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7月21日,宇行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阿姆斯特朗说:“这是人的一小步,也是人类的一大步”。7月25日平安地返回了地球。1981年4月12日,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顺利升空,它绕地球36周后安全着陆。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出的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五代。发展方向是体积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重量越来越轻、储存量越来越大。图为放在指甲上的计算机电路板。互联网或因特网,是当前信息领域最快、最大、最广、最高的通信网络。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具体体现。发展作用影响公众关注程度国际互联网“Internet”是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的英文称谓。它把分布在世界各地、各部门的电子计算机存储在信息总库里的信息资源通过电信网络联接起来,从而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实现资源共享。(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科学家把人工诱导生物无性繁殖的过程叫克隆。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只由一个生物体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如:由植物的根、茎、叶等经过压条或嫁接等方式产生新个体。“克隆”是什么意思?怎样对待克隆技术?我国应当掌握克隆技术,也应当有所限制。因为克隆技术为人类探索生命的奥秘,研究生命发生、发展的规律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人类可以运用这种技术繁殖出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以使其物种不致绝灭,也可以运用该技术繁殖供实验用的各种动物,还可以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人类器官,以替换人类自身残废、缺失或功能不全的器官。但从社会角度看,克隆技术一旦应用于人类,无疑将是一场灾难。首先在该项技术实验阶段必将产生大量失败的“产品”,而这是对克隆人生存权利的侵犯和践踏。其次,克隆人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他们与母体的辈份关系、与其他人的亲缘关系,以及由于自身的特殊,他们是否会形成一个新的种族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必然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伦理关系的紊乱等。因此,我们应当制订法律或相应的规定来限制这项技术的使用范围。速度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了(以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缩短为例:19世纪需要50年,一战前需要30年,二战后需要7年,70年代后只要3至5年)12范围广——科技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3影响大——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20世纪初,科技进步因素引起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20世纪70年代增长至60%,现在已达80%)12引起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信息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导致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出现,“技术密集型”企业迅速崛起。发达国家“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大大超过“劳动密集型”企业,体力劳动者减少而脑力劳动者增加了)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多极化。(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