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各地不同的生活》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祖国的不同地形,不同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使学生初步知道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培养关爱自然和热爱祖国的情感。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阅读地图的能力。3.从中国地形图上了解和熟悉我国地形的特点,一些典型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内容,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教学重难点:知道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阅读地图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对祖国的概况有了初步的了解。谁还记得我国领土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东西(南北)相距大约多少千米?我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我们家乡在哪个省?(生答)2、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1-2页插图):仔细观察图上的景观有什么不同?(生看图、回答)3、小结: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活动等内容存在很大差异。4、板书课题:《祖国各地不同的生活》二、学习新知☆不同的地形1、什么叫地形?地形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地形是指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具体形态。根据海拔高度和形态大致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五种类型。2、指导学生看“中国地形图”,了解我国地形特点。⑴在中国地形图上标有不同的颜色,你能说出有几种颜色吗?(黄山蓝水绿平原,沙漠黑点连成片。棕色本是最高地,白色终年冰雪寒)⑵我国地形有哪些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五种类型)⑶让学生看课本第4页“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说出哪种地形最多,哪种最少?(山地最多,丘陵最少。)⑷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那么大家再根据“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来分析我国地形类型的组成时,就可以看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⑸小结:地形种类齐全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6)讨论: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广大的山区为我国发展旅游业和采矿业提供了条件。不利方面:平原面积少不利于耕作业和粮食生产的发展;崎岖的山区又使交通不便。)⑺小结:我们要热别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节约粮食。3、常识积累:⑴不同颜色地区的海拔高度;⑵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不同的自然环境1、自读第5页,了解同一冬季下,不同地方的不同景象。⑴思考:同时冬季,不同地方得人们会有不同得活动,为什么?⑵猜猜看,他们居住在什么地方?这些地方的气候有什么特点?⑶播放冬季下的海南岛风光录像和东北地区风光录像。2、认真自读课本第6——71页课本内容,用笔圈画知识要点。3、说说自己家乡的生产和生活。放北戴河名胜录像,进一步感受家乡的美。☆森林里的故事1、认真自读课本第8——11页课本内容,用笔圈画知识要点2、介绍徐秀娟救助丹顶鹤的动人事迹3、在你生活的地方后没有这样感人的故事?(学生交流)三、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祖国各地不同的生活〉一课,相信大家一定收获很多。巍峨的高山、雄壮的高原、广阔的平原、起伏的丘陵、肥沃的盆地,都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中。最后,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祝福我们的人民更加勤劳,有智慧。板书设计:祖国各地不同的生活四大高原(雄壮)四大盆地(肥沃)三大平原(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