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单元】董永遇仙记【原文】汉董永,千乘①人,少偏孤②,与父居,肆力田亩③,鹿车载以自随④。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⑤。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⑥。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⑦,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⑧,但令妇为我织缣⑨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节选自《搜神记》)【注释】①千乘:古地名,今山东境内。②偏孤:指失去母亲。肆力田亩:在田间辛苦劳作。④鹿车载以自随:用手推的小车载着父亲跟自己去田间。⑤遣之:打发他走。⑥收藏:埋葬。⑦服勤致力:出力干苦活。⑧必尔者:一定要这样的话。⑨缣(jiān):细绢。【译文】汉朝的董永,千乘人,少年时失去了母亲,跟父亲生活在一起,常在田间辛苦劳作,(为了不让父亲寂寞)便用手推小车载着父亲跟自己到田间。父亲死了,没什么用来安葬,便出卖自己做奴仆,以便用来供料理丧事。主人家知道他孝顺,给了他一万铜钱,打发他回去。(后来)在路上遇到一个女子,说:“愿意做你的妻子。”(董永)便带着她一同(去主人家)。主人家对董永说:“钱不是已经给你了。”董永说:“承蒙你的好意,我父亲的丧事已办妥。我虽然是低下的人,但一定要出力干苦活,报答(你的)深厚的恩情。”主人说:“你妻子能干什么?”董永说:“能织布。”主人说:“一定要报答的话,只需叫你妻子给我织一百匹细绢。”于是董永妻子为主人家织绢,十天就完成了。那女子出了门,对董永说:“我是天上的织女,因为你极孝顺,天帝命令我(下凡)帮助你偿还债务。”说完,飞上高空离去了,不知(她)到哪儿去了。1田螺姑娘【原文】谢端,晋安侯官①人也。少丧父母,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②。未有妻,乡人共悯(同情)之,愿为娶妇,未得。一日,端于田间得一大螺,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③中,畜(养)之数十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热水)水,如有人为(做)者。数日如此,辄询诸邻人。邻人皆曰未为也。后,端于鸡鸣而出,平旦④潜归,于篱外窃窥,见一少女自瓮中出,至灶下燃火。端亟(急)入门,问曰:“新妇从何来,而相(我)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瓮中,然已不得(能够),曰:“我,天汉⑤中素女⑥也。天帝哀(同情)卿(你)少孤,故使我权⑦为汝守舍。十年之中,使卿富且得妇,自当还去。今吾形已露,不宜复留。留此壳,以贮米谷,常可不乏。”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倏然(shūrán一下子)而去(离去)。【注释】①晋安侯官:古地名,今福建境内。②恭谨自守:严肃谨慎,有自我约束力。③瓮(wèng):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④平旦:天亮时。⑤天汉:银河。⑥素女:白水姑娘。⑦权:暂时。【译文】谢端,是福建境内晋安侯官县人。小时候失去了父母,被邻居们所抚养。到十七、八岁,(他)严肃谨慎,有自我约束力。没有妻子,同乡的人都同情他,愿意给(他)娶个妻子,(却)没有找到。一天,谢端在田里得到一个大的田螺,把它当作稀奇的东西,拿回家来,储藏在瓮中,养着它几十天。谢端每天早晨到田野(耕作),回来(的时候),看见他家中有吃的饭有喝的汤有用的热水,好象是有人(替他)做的。几天都是这样,谢端就询问邻居们。邻居都说没有做。后来,谢端在公鸡啼叫(的时候)出去,天亮时悄悄地回来,在篱笆外偷偷地窥视(自己的家),看见一个年轻女子从瓮中出来,到灶下去点燃柴火。谢端急忙进了门,问(她)说:“新来的女子你从哪里来,为什么给我做饭?”那个女子惶恐疑惑,想要回到瓮中去,然而已经不能够(回去),说:“我是天河中的白水姑娘。天帝同情你年少丧父,所以派我暂时给你看守房舍。十年之内,使你家中富裕并且娶到妻子,(那时)我该回到(天庭)。现在我的原形已经暴露,不适合再留下,留下这个田螺壳,用(它)贮存米谷,经常可以不缺粮食。”谢端请求(她)留下,(她)最终不肯。这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