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年,镇政府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以及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支持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镇十二次党代会和镇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方针,努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经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据统计,**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5946万元,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农业)增加值17538万元,增长2.5%,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增加值9918万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8490万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2648元,增长4.8%,财政收入611.8万元,收支基本平衡。一、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镇办企业改造取得成效。**水泥厂通过引进老板和资金,恢复正常生产后,**年又投资了一定的资金进行技改,企业重新焕发活力。大力招商引资,积极扶持发展民营经济。引进投资200万美元年产值达1000万美元的湛江欣达水产有限公司和投资400万元的华润造纸厂顺利投产;多方扶持成功置业的湛江国雄饲料有限公司等大中型民营企业,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紧紧抓住有利机遇和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发展城郊经济,全镇在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基础上,抓好粮食作物优化区域布局,积极引导农民种植青刀豆、辣椒、蕃茄等北运菜及甜玉米、苦瓜等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还引导农民利用325国道遂湛路段两旁种植高产值的草莓、苗木、花卉等。致力优化农产品结构,积极构建农业示范基地,探索走“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创办我镇的拳头产品。抓好海滩涂综合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投资750万元年产值可达800万元的南坡涠300多亩连片高位虾池全部硬底化养殖,效益大大提高;利用海滩涂养蚝养虾的人员不断增多,技术不断改进,效益不断提高。第1页共10页投资近50万元的塘口潮安养猪场年产值已达250万元。**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12万亩,总产量4.4万吨,种植蔬菜瓜果3.6万亩,产量2.5万吨,渔业总产量2.8万吨,肉类总产量6千吨,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全镇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加快乡村级公路建设步伐。全镇共投资500多万元扩建官丰公路,改建茅村、源水、许屋、新村等公路共20多公里。积极协助做好渝湛高速公路**段建设、疏港大道及湛江北出口广湛公路绿化带建设,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电信基础建设投入330万元,开通了325国道新桥至麻章段的小灵通业务,新增固定电话1200多户,新装小灵通600户。投入资金40.5万元,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完成供电量2800万千瓦时,增长15%。城乡供电同网同价,农村住宅到户电价降至0.63元/千瓦时。镇级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取得新突破。投资30多万元搞好水利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有决堤危险河段的加固防渗及华封、鹅辽、龙湾、源水等水陂的加固工程,搞好北合尾垌、茅村田头垌、高碧海田垌等农田改低工程,加固礼部海围,为农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实施饮水解困工程,全镇共投入资金119万元,共打水井12口,缓解了人畜饮水难的问题。三、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纪、面向未来”的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大改造薄弱学校力度,全面实行“一费制”,杜绝乱收费行为,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教育条件明显改善,“普九”教育取得新的进展。全镇中小学课室、教师宿舍、学生宿舍都实现了楼房化。全镇中小学的学生成绩以及升重点中学人数都名列全县前列,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文化卫生事业迅速发展。醒狮艺术不断壮大,“中国醒狮之乡”的文化品牌扬名中外,文车高桩醒狮入选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许屋、龙湾、石盘、台岭、深沟等多个醒狮团多次荣获多项荣誉。全镇共有文车、许屋、龙湾三条村被定为市特色文化村,**、殷屋、台岭等六条村被定为县特色文化村。继续巩固殡改成果,全年火化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第2页共10页工作取得较大突破,全镇农业人口参加率达40%。计划生育工作和其他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