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征文优秀奖感悟“师生相处之道”学校中的任何一个班级,都是一个师生共存、温暖和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老师每天都要和学生进行无数次的接触,但是怎样做才能使这种近距离的、亲密的接触产生正面的效应,促进班集体沿着和谐、向上的轨迹发展下去呢?几年的教学工作让我深深地感悟到“与学生相处要讲究技巧”,只有掌握技巧,我们才能与学生心灵相通,我们的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用真诚热爱学生很喜欢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告诉我们:真心对待内心的良知,真心善待渴求知识的学子,真心回报家长的重托。真心诚意的喜爱孩子,并让孩子感受老师的喜爱,是一种功夫,也是一门艺术。这种喜爱是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尊重,而非外表虚伪的作秀。还曾记得电影《美丽的大脚》中倪萍扮演的张美丽老师,她从小生活在封闭落后的山村,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她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只能用浓厚的地方话教孩子们识字、造句,还经常会说错别字;她用那跑了调的歌喉和笨拙的舞姿领孩子唱歌跳舞做游戏,她用她那寸寸柔肠感动和影响了都市丽人夏雨,她用她那铮铮侠骨给孩子们赢来了资助,她的热情达观、自然真诚、侠骨柔肠、视学生为已出,深深感动着我……张美丽,如同她生活的这片土地一样,看似荒芜、贫瘠,实则丰富而深沉。还有张艺谋的电影《一个也不能少》中魏敏芝所扮演的那个性格直率的山村女教师到城市苦苦寻找失学的学生,路途的艰辛,电台的感人诉说,让我们历历在目,一位朴实的山村女教师,用纯朴、善良表白了教师对工作的无限热爱。在我的学校里也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用自己无尽的真诚深深的热爱着他们的学生。他们有着扎实的教学能力,有着独特的教学风格,有着以书为伴不断充实自我的科研精神。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高效、风趣,课后的耐心辅导是他们刻苦钻研的、规范教学的缩影。分析学生,教学反思,亲身实践是他们精益求精治学严谨的真实写照。他们对待工作胜过家庭,他们早到校晚回家。学生失败时,会看到他们的经验总结与改革措施;学生取得成绩时,他们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他们不放过任何一次鼓励学生的机会,用善意的行动去支持他们,因为在孩子们眼里,鼓励是他们找回自信和成功的催化剂。一次关心孩子的家访,一句挫折时的鼓舞,一句生病时的问候,一句成功后的祝贺,一声长跑时的加油呐喊,这点滴感动深深的烙在了我们的孩子们心中。正如乌申斯基所说过的:“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教科书、任何箴言、任何惩罚和鼓励都不能代替的一种益于发展的阳光,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二、用微笑感染学生曾经听过这样一句很美的话:教师就是面带微笑的知识。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对老师怀有什么样的情感很可能会影响孩子日后的成长与发展。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教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自己?在我看来,首先老师一定要学会微笑。善意的微笑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我们微笑着面对孩子,他们就会消除恐惧感;当孩子受到表扬和鼓励的时候,他的做事态度就更认真了,做事的积极性越高,做事的效果就越好。所以,别吝啬你的微笑,它不仅容易被学生接纳,也会使教师感到身心愉悦,获得教育的成就感。我在教学工作中时常提醒自己要多鼓励、少批评、常微笑。在学生取得成功或者进步时,我会用微笑送去欣赏与赞扬;在学生感到失落时,我会用微笑送去安慰与鼓励;在学生犯错时,我会用微笑送去宽容和谅解。微笑,是一把闪闪发光的金钥匙,能开启教育成功的大门,能帮助学生茁壮成长。中国有句话:“谁也说不清哪块云彩会下雨。”而我相信我的每块云彩都会“下雨”。因为,我拥有一种最不花本钱的、特殊的教育手段---微笑。三、用心灵倾听学生沟通是双向的,我们在向别人灌输自己的思想的同时,还应该学会积极的倾听。倾听是与他人心灵交流的基础,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技巧。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倾听。教师如果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