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校园文化当阳,因三国古战场而名垂青史。太子桥小学,因依偎长坂坡脚下而熠熠生辉。如今,那些尘封的历史已经远去,太子桥小学正以书画艺术特色抒写和延续着传奇。走进太子桥小学,花与画辉映,花香与墨香相融,浓郁的书香气息沁人心脾。太子桥小学以鲜明的书画艺术特色屹立于教育之林,是湖北省书画特色学校,湖北省写字教学先进学校,湖北省书法实验学校,湖北省美育先进学校。学校以传承我国传统书画艺术为途径,以书画陶冶为育人理念,以全方位开发校本科研为载体,丰富学校文化内涵,突出学校美育个性,创建学校特色品牌;并将本校优质教育资源向全市乃至全省辐射,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示范作用,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一、我们的优势与条件:(一)历史底蕴厚。当阳,是楚文化发源地和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资源成就了太子桥小学书画艺术的传承。每年,当阳市书协、当阳市美协的书画家们和书画爱好者们,都会齐聚学校举行笔会。学校自身对书画艺术的研究实践也近20年,书画艺术教学成果享誉全省,书画教育特色更是在当地家喻户晓。(二)文化氛围浓。走进太子桥小学,学生的书画作品随处可见,处处悬挂的学生作品,班班开设的书画专刊,围墙上的历代名家名画名帖展示,构成了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形成了学校鲜明而厚重的书画文化。学校把书画艺术作为学校校本课程,自编校本教材全校师生实施,书画艺术的普及率达到100%。学校常年坚持书画特长班训练,安排固定时间由专业教师集中训练,营造浓郁的书画育人氛围。(三)师资力量强。学校拥有书法美术教学的强大师资力量,既有从书法美术专业毕业的3名专职老师,也有担任全省硬笔书法理事的权威专家,更有通过校本培训,培养的一大批书画爱好老师。同时,学校还聘请有全国知名书法家李启雄、书画家刘鸿均、陶祖林等担任学校课外辅导教师,定期到学校和孩子们一道进行书画交流和指导。(四)传承方式多。一是专题研究,确立育人理念。学校申报成立了以特色教育为研究对象的课题——《书画教学的实验与研究》,历时三年通过宜昌市课题规划办结题验收,确立了书画怡情、书画立德、书画育美、书画启智、书画养性的育人理念。二是校本开发,创新传承模式。学校编写出完整校本教材《书法练习册》四册和《写字》八册,总结出精辟的《书法训练三字经》,探究实践写字教学的“七字诀”,自创“回米圈”书法训练格。三是分层训练,形成培育体系。学校分设书画基础班、书画提高班和硬笔书法班,相互衔接,循序渐进。学校用学生“作品记录袋”的形式记录着每个学生的成长足迹。(五)硬件设备全。学校一直设有三个书画室,室内设备齐全,拥有学生专门书画桌案,教师训练所用纸张和笔墨均由学校提供,学校还在印刷厂为学生专门印制了训练纸。二、我们的策略与措施(一)壮大师资队伍加大对书法美术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强化骨干教师作用,鼓励并引导书法美术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在课程改革和传统艺术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以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宗旨,开展书画教育科研,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科研素质。开创有实质性的书画课题研究,继续深入研究现有的课题,将现有的成果深入和系统化。制定书画教育的保障奖励机制,确保师资队伍的稳定。聘请知名艺术家作为我校长期传统书画教学顾问,并开展培训活动,同时与省内外书画传统强校建立联系,扩大交流。(二)研发校本课程为了把创建书画艺术特色学校的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书画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每年拟定专项资金,保障书画教学、活动的人力和物力。在原有校本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进一步研发适合我校学生实际并深受学生喜爱的校本课程体系,并不断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改进和增添,逐步形成颇具个性化特色且值得推广的系统性教材。(三)提高活动效应学校每年固定举办一至两项有特色的专题书画文化活动或艺术节,并逐步打造成当阳乃至宜昌的品牌活动项目。大力开展书画传承与创新活动,传承教育要与时俱进,创新活动要丰富多彩,各种主题展示活动要特色鲜明,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师生的参与率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