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地球与地图地球仪、地图与“3S”技术的应用【考纲点击】1.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2.地图三要素。3.地理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构建知识体系】考点一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典例1(2013·重庆文综)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1)~(3)题。(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距海距离B.地形条件C.局地水域D.植被分布(2)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A.虫害B.冻害C.滑坡D.洪水(3)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A.含沙量高B.流程较短C.春、夏汛明显D.冰川补给为主1.经纬网的判读(1)侧视图中,根据经纬度的递变规律进行判断:度数往北增大为北纬,往南增大为南纬,往东增大为东经,往西增大为西经。要尤其注意180°经线东西两侧的经度。(2)极地俯视图中极点的判读方法①字标法:在极地中心处标注“南”或“S”为南极,标注“北”或“N”为北极。②自转方向法:极地俯视图若画有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可以根据“北逆南顺”判定。③经度递变法:根据东经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减小的规律,画出地球自转方向,从而判断南北极。④海陆轮廓法:极点处为陆地判定为南极,极点处为海洋则为北极。2.经纬网的应用定位置地球上除了极点外,任何地点都有一定的经度和纬度,这也是区域定位的重要方法。如北回归线经过北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我国华南地区、墨西哥高原等地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经纬度分别为(0°,0°)、(20°E、40°N)、(40°E、0°)、(60°E,20°S);甲在乙的西南方,甲在丙的正西方,甲在丁的西北方;甲丙之间的距离约为4440km定方向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经度差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定距离经线上,纬度差1°对应的地面上的弧长都相等,大约是111km;赤道上,经度差1°对应的地面上的弧长大约是111km;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而缩短;在纬线上(假设其纬度为α),经度差1°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αkm[特别提示]两点间“最短航线”的判断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圈)(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有以下几种情况:①两点均位于北半球,最短航线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②两点同位于南半球,最短航线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③两点位于不同的半球,要看过北极点的为劣弧还是过南极点的为劣弧。(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MPK,而不是弧MQK,赤道上除外)。(3)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较短晨昏线(即劣弧线)。下图为“某地区经纬网局部图”,图中虚线为昏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甲地位于丁地的方位是()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东北方向(2)当图中乙地的地方时为20时时()A.北半球昼长夜短B.全球昼夜平分C.丁地的地方时为21时20分D.北京时间为次日4时(3)若某直升飞机从乙地飞往丁地,其最近的航线方向是()A.向正西方向B.向正东方向C.先西南,后西北D.先东南,后东北考点二地图三要素典例2(2013·天津文综)某中学地理小组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1)~(2)题。(1)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上图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A.a处B.b处C.c处D.d处1.地图上的方向(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是北方。(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比例尺的比较与计算在解答比例尺的比较或计算等相关问题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设问中量化关系的限制①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②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