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歌》教学设计教材:湘版四年级上册第六课——《我的家乡日喀则》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能够用饱含激情的声音演唱《我的家乡日喀则》,表现藏族小朋友欢快喜悦、充满幸福的感情。(技能目标)2、引导学生学习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学会用形体动作表现欢快的情绪,能随着歌曲的节奏舞蹈,从而感受藏族舞蹈的艺术魅力。(认知目标、技能目标)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藏族文化,感受浓郁的藏族风情,并通过对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的欣赏和分析,引发学生对少数民族——藏族的歌舞艺术的关注与喜爱。(认知目标、情感目标)4、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贮备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并结合新学的知识进行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迁移、创新能力,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教材分析:《我的家乡日喀则》是一首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五声调式的藏族民歌。歌曲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XXXX|XX|节奏音型很有特点。第二部分节奏拉宽,一个四拍的长音好似人们在高歌吟唱。第三部分完全再现了第一部分主题。唱了这首歌,你一定会想起一群身着彩艳盛装的藏族人民跳着欢快的踢踏舞的热烈场面,歌词中的衬词“啊嗦啊嗦马里拉”贯穿全曲,使歌曲的欢乐气氛更为热烈,抒发了藏族人民热爱家乡和庆贺丰收的喜悦心情。教学重点:1、用轻快和连贯饱满的声音演***曲《我的家乡日喀则》,感受童声合唱的情绪、节奏特点。2、利用新旧知识的结合,进行简单的舞蹈表演。3、歌曲创造。在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里,少数民族的歌舞就象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它深邃莫测、琳琅满目、浩无际涯。藏族歌舞就是其中最瑰丽的珍宝之一,它烁烁发光、多姿多彩。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去关注不同民族的艺术,感受它们独特的魅力呢?因此,在本节课教师将带着学生走出自己的“家”,通过教师查阅大量的资料让他们感受西藏的美丽、感受它那完全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倾听具有西藏风格的歌曲、感受它们的特点;摸索学习藏族的踢踏舞步,并随着音乐进行舞蹈;最后还要鼓励、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与新学到的知识相结合,进行创作简单的踢踏舞旋律,并进行表演。总之,这是一节集听、唱、动、创为一体的综合课,学生将通过多种途径,将自己自己在音乐中所获得的审美体验充分表达出来。同时,通过这样的综合性表演,也会大大激发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多民族意识。教学难点:1、二声部合唱的学习2、歌曲第二部分的四拍长音要唱得饱满、连贯3、踢踏舞舞步的掌握4、歌词的创编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配套音带、藏族舞蹈资料、自制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国庆期间你们都到哪里去旅游了呢?或者你以前去了哪些城市游玩呢?生:(对于学生的答案教师给予肯定。)师:“好,下面我先请大家边看边欣赏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放歌曲录音)师:“留给大家一个问题:你能不能感受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对于学生的答案教师给予肯定。)师:那么你们去过西藏吗?了解吗?生:青藏高原……师:介绍藏族的布达拉宫,酥油茶,牦牛,藏族服饰,并展示其图片。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藏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数比较多的,藏族人民在劳动、放牧、收获、迁居都要***、跳舞,今天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走进西藏,去体会那里的风土人情,感受那里歌舞的魅力。首先,让老师来演唱这首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二、学习歌曲师:喜欢这首歌曲吗?生:“喜欢!”师:那我们得先来学习这首歌曲,这是藏族经典的儿歌,首先你们来朗诵一番歌词,然后想想,“日喀则”是什么意思呢?生:(对于学生的答案给予鼓励、肯定)师:它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藏语的意思是“如意的庄园”(出示日喀则城市图片)1、听歌曲录音范唱,让学生感受这首歌曲的情绪。.2、听教师范唱,仔细听歌曲的演唱顺序。提示学生完全反复记号‖︰︰‖(两处)3、这首歌曲采用听唱法进行教学。⑴全班同学按节奏拍手朗读歌词,⑵随琴模唱旋律⑶尝试歌词演唱,让学生自选不同的方式练***曲,掀起演唱高潮。⑷学生跟老师完整的跟唱一遍。(这时学生应该对整首歌曲有个完整的印象了,基本上能够完整地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