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山路小学李雪:利用传统文化VIP免费

中山路小学李雪:利用传统文化_第1页
1/9
中山路小学李雪:利用传统文化_第2页
2/9
中山路小学李雪:利用传统文化_第3页
3/9
利用传统文化实施雅行教育李雪重庆市北碚区中山路小学摘要:学校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学校以更高的视野,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从语言、行为、仪态三方面提炼了师生课堂雅规,让中华传统美德提倡的“礼、尊、美”走进课堂,让师生在“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课堂氛围中享受尊重、理解,以宽容的姿态、文明的礼仪,让课堂雅致起来,美丽起来。关键词:传统文化雅行教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源泉,这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重庆市北碚区中山路小学的前身是“朝阳书院”,有着140多年的历史,有着中华传统文化丰厚的根基。“良师兴国,学子振邦”的书院精神和“读书立品讲求实学”的教育思想,正是学校精髓所在。学校得先辈遗泽,续书院传统,把传统文化与当代多元文化相融合,孕育出了“国学立品,双语达人”的中西人文特色品牌,学校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仁”“礼”思想,对学生实施“雅行”教育,培养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一、传统文化进课堂:浸润心灵,培育儒雅之品课堂,是学习并传承传统文化的阵地。学校以国学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为主要平台实施雅行教育,利用经典诗文、课堂雅规浸润学生心灵,培育儒雅中山人,让教育在传统文化的熏染中亮起来。(一)传统文化走进校本课程——国学课堂以文立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是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礼记》中有云:“诸公要用经典教人修身。”儒雅之品,贵在修身,修身之道,在于雅行。学校引领学生走进民族文化圣殿,让学生在国学教育中与圣人对话,1与智者沟通,让学生在国学经典学习中,培育儒雅之品。1、编写国学教材,为雅行教育提供蓝本国学经典,是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一册册书卷积淀了几千年厚重的文化底蕴与人生智慧。为了让孩子们对久远而晦涩的经典感兴趣,认同传统经典,培养文化信仰,学校与西南大学专家一起,分年级共同开发了1—6年级国学校本教材,编写了国学校本读本——《瀚林小书院》。为了让教材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让国学教材系统化、通俗化,学校分年段分别以礼仪篇、求知篇、交往篇、励志篇、智慧篇、赏析篇呈现。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编写,如每册第一单元以“爱国”为主题的内容,就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编写成了“孝敬篇、忠孝篇、忠义篇”。在原文诵读的基础上,每一课教材还根据不同年段设计了反光镜、我思我议话经典、思·悟·行等导行版块。教材不是简单的经典录入,而是设计出了不同形式育人版块,把学习经典与育人相融合,力求引导学生走进国学经典的丰饶世界,尽览伟大传统文化的幽深风景,起到“立品”、“启智”之功能。2、研究课堂,让雅之韵穿透学生心灵为了保证国学校本教材的实施,学校每天开设了30分钟国学诵读课,探索了国学诵读课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复习诗文(复读强记)——新诗文诵读(初读感知)——经典链接(品读拓展)——反思导行(悟读修身)”,引导学生在兴趣中诵读,在诵读中感悟,实现了枯燥的诵读生动化,抽象的思想形象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娱乐化的国学诵读,是一种易被小学生接受的诵读方式。学校以开放娱乐的姿态,让学生轻松走进生涩的经典。在对各种经典的解读演绎中,中山路小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探讨了丰富多彩的诵读法,如:低段的诵读方法有:节奏诵读,借器具朗读(踏板舞、手铃舞、棍操、椅操);中段:自主探究,自由选择方法诵读法(如接龙诵读法,二重诵读法、合声诵读法、歌曲演唱法);高段:强调语境中诵读,重视语间、语调,在语境中体味诗文思想,有时也用情境再现方式诵读……为了提高诵读质量,学校还开展了大型师生国学诵读竞赛,国学诗文擂台赛,国学课间操竞赛。师生们把平时探索出的诵读方式,通过再创造,结合舞台艺术进行生动活泼的演绎,如:将“坐立行”“接人待物”等古代礼仪与现代礼仪,通过诵读、表演的形式体验、对比,感受礼仪文化的历史变迁,赋予了中华传统“雅文化”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山路小学李雪:利用传统文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