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红亮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2014年12月17日2014年12月国培计划培训班(北京科技大学)1标点符号用法及常见错误四格漫画——标点符号金逸铭儿童诗《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幕后传出七嘴八舌的争吵声,“我重要”,“我重要”,“我重要”。持字典的字典公公和标点符号各依其性格陆续上场。感叹号(故意声音粗大,拄杖叉腰):伙伴们,我的感情最强烈,文章里谁也没有我重要!(他说完,幕后传来一片嘲讽声,众符号也作嘲讽状)问号(以设问口气):哼!要是没有我发问,怎么来的感叹?没有我来发问,怎么能引起读者思考?逗号、顿号(同声):要是我们不把句子点开,文章就像一根长长的面条。省略号(拖腔拿调):要讲作用么……哦,不说大家也知道!(从符号齐声:“哼!”)句号(一本正经):只有我才是文章主角,没有我,话就说得没完没了。(众符号不服,继续争吵,我重要,我重要,我重要。然后围着字典公公打圈子,要求字典公公评理。)字典公公(用双手作缓压状,示意安静):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少一个,我们的文章就没有这般美妙。(众符号点头)滴水汇成大江,碎石堆成了海岛,大家不要把个人片面强调!(众符号,字典公公弯腰敬礼,下!)互动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B.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C.篮子里有番茄和黄瓜、豆芽等。D.我们的刊物虽“小”,但要走自己的路,办出自己的特色,拥有自己的“品牌”。互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B.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D.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是因为说话跟吃饭、走路一样的平常,人们才不去想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B.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C.《孔乙己》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D.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一、标点符号历史及标准发展简介二、标点符号定义、分类和作用三、标点符号一般用法、特殊用法及常见错误2014年11月23日2014年12月国培计划培训班(北京科技大学)6提纲1.《标点符号用法》规范标准2.《标点符号用法》解读一、标点符号用法及解读2014年12月17日2014年12月国培计划培训班(北京科技大学)7标点符号历史1.我国古代在写作、抄书过程中使用过一些表示句读的符号。如汉简中,有“■”、“●”、“○”、“∠”、“∕”等符号,它们均起着句读或后来标点符号的作用。汉简中的这些特殊符号,有的是起到后来“,”的作用,如“●”;有的起到“、”的作用,如“▲”、“°”、“∣”、“∠”等;有的起到句号的作用,如“卩”;有的则起到标识章首或分行、分段的作用,如置于行文起首处的“○”、“■”等符号。同时,在汉简中还出现了与后世的逗号“,”顿号“ヽ”等类似的符号,其作用也和后世的用途差不多。中国古代虽有标点符号,但很不系统,使用面不广,随意性较强。(句读)标点符号历史1919年,马裕藻、朱希祖、钱玄同、刘复、周作人、胡适等人联名提出《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1920年2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该标准包括句号、点号、分号、冒号、问号、惊叹号、引号、破折号、删节号(省略号)、夹注号(括号)、私名号、书名号共12种。该议案主要采用了西方标点符号,但也继承了中国古代标点符号某些形式,如①句号用“。”,不用“·”。②为了适应直排文字的特点,引号用『』和「」,而没采用“”和‘’。③汉字人名、地名、书名等没有首字母大写标记,所以增加了私名号和书名号。1951年9月,原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原政务院下达指示,要求全国遵照使用。该标点符号进一步西化。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