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情感目标: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初步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初步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手段借助录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鸟岛风光的迷人之处和六月鸟岛热闹的景象,体会文中谴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8课鸟岛2.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了,请小朋友回忆一下,《鸟岛》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板书:鸟多)师:鸟岛正是因为鸟多而出名的。那么鸟岛在什么地方?它的真名又叫什么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一小节。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节2.你知道了什么?(1)鸟岛在青海湖西部。(2)鸟岛的名字叫“海西皮”(3)鸟岛闻名中外。(板书:闻名中外)你能换个词吗?(驰名中外、有名、世界闻名)3.齐读第一小节。三、学习第二自然段师:青海湖鸟岛为什么能闻名中外呢?我们来看课文第二节1.自由读第二节,边读边把表示鸟多的词语找出来,在下面加点。2.交流:一群群陆续3.出示:“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1)看幻灯理解“一群一群”,表示鸟多。(2)这个“陆续”是什么意思?怎么也表示鸟多?请你再读读句子想一想。(演示:一群鸟飞来,又一群鸟飞来。)(3)指导读。4.引读:这么多的鸟,飞到这里干什么呀?————生读(1)“巢”指的是什么?(鸟的窝)(2)齐读第二句。5.指导背诵。师提问题,生用书上的语句回答。四、学习第三自然段1.出示插图,师范读第三节:你们看——“六月~~~”2.数数第三小节有几句话?你从每句话中知道了什么?3.交流(1)指名读句1A.你知道了什么?(鸟多)什么时候鸟多?(六月,也就是天气转暖时)你怎么知道的?(最热闹,各种各样,聚,鸟的世界)B.鸟儿们来到岛上,可能会干些什么呀?看图说说。C.指导朗读岛上的鸟这么多,这么热闹,鸟儿们一定很高兴。试着读这句话。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2)自由读句2(密密麻麻)(一个挨一个)A.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B.理解意思(板书:窝多)C.由此,你理解了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D.练读——齐读(3)指名读句3(板书:蛋多)A.你知道了什么?B.你是怎么知道的?(窝里窝外,到处)C.看图,师述: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到处都是,确实很多。D.齐读4.齐读第三节。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鸟岛上鸟多、窝多、蛋多吧!五、学习第四自然段1.引读:来岛上游玩的人很多,他们——,可是——,因为——。2.游客们是怎么做的?3.这说明了什么。(板书:爱鸟,护鸟)六、总结全文我们知道,鸟是人类的好朋友,鸟类的生存需要适宜的自然环境,同时也需要人类的保护,让我们带着喜爱鸟类、喜爱鸟岛的感情朗读全文。七、课后延伸1、做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鸟岛。2、让我们也加入爱鸟护鸟的行列中去吧!想想你有什么爱鸟护鸟的好办法。板书:18、鸟岛鸟多热闹鸟窝多鸟蛋多游人多《鸟岛》教学反思《鸟岛》主要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儿活动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了对鸟岛的喜爱,初步进行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全文叙述条理清楚,语句流畅,文字优美,很适合朗读。根据课文的特点。我以朗诵作为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主线,充分发挥以读代讲的功能,创造性地把读和述、演、问、思、写等方式聚合交叉。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读自得、以读代答、以读带练的主体建构活动一、给学生创设愿读、乐读、会读的阅读情境。鸟儿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熟悉,因为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但对于有千千万万只鸟的鸟岛来说,却是很陌生的。因此教学中,我以“读”为主轴,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愿读的情境。学习语文情感是基础,如何使这种情感和朗读统一起来呢?在教学第二自然时,挂图呈现鸟岛优美神奇的画面,教师则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使学生的想象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