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幼儿构筑规范的幼儿园语言环境来宾市兴宾区第二幼儿园黄霞【内容提要】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掌握口语最迅速的时期。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幼儿教师应把握好幼儿的实际情况,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幼儿规范的言语,在多看、多听、多说、多练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关键词】构筑;规范;幼儿;语言环境新《纲要》指出,语言领域提出的总目标是“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因此,为幼儿构筑一个正确的规范的幼儿园语言学习环境是幼儿教师的一项艰巨任务。一、提高教师自我语言修养幼儿时期是学习语言、发展智力的最佳期和关键期。幼儿教师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用规范、准确、鲜明、具体、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一)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语言规范幼儿教师职业语言是标准的普通话,应做到语音准确、清晰,遣词造句要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叙事状物、说理抒情要做到用词恰当、语句通顺,表达得体。目前,我国普通话还未全面普及,尤其是县级以下的城镇、农村会讲普通话和用普通话交际的微乎其微。而初入幼儿园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交际,不是用南方话就是东北腔,由于幼儿本身发音器官还不够完善,吐字不清,发音不准。幼儿期孩子的无意注意常支配着他们的行动,听老师说话时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教师的表达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重复罗嗦,而要求语音标准,语言规范,语意清楚,为幼儿做出良好的示范。(二)多看幼教书籍,丰富文化底蕴。我们要争做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就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勇于接受新鲜事物,用于挑战自我。(三)语言要风趣,讲解要生动。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学会利用各种教具或者是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来引起幼儿的注意力,让活动充满乐趣。二、丰富幼儿词汇,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斯大林曾说过:“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理解。”而词汇,是语言组成的必要因素,是工具和武器的细小零件,只有丰富备好零件才能使工具和武器产生更大的效应。幼儿进入幼儿园正是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丰富孩子的词汇量才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在想说想表达的时候能“有的说”“会说”“说的确切”,为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和以后的文学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和语言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是幼儿发展语言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有意地丰富幼儿的词汇,发挥集体教学的优势,让孩子在语境氛围中增加词汇量,促进孩子语言发展。词语是组成语句的最小单位,掌握词汇的数量直接影响幼儿进行言语交往的能力和思维的发展。因此,重视丰富幼儿词汇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运用词汇构成句子。幼儿学说话是从听和模仿成人说话开始的,成人给予他们的任何一个口头言语的刺激,都是对他们听说能力的训练。首先培养幼儿专心听教师和小朋友讲话的习惯,为了引起幼儿听别人说话的兴趣。在活动时,我经常给孩子们讲读各种有趣的故事,每当我要给小朋友们讲故事时,孩子们都会安静下来,眼睛看着我,听我讲故事的,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还会向幼儿提问,问些故事里面的问题,这时,孩子们都会准确的回答我的问题。比如在小班语言游戏《小熊过生日》中学说“蛋糕”“柿子”“橘子”“苹果”;在早期阅读《河马大轮船》中认识里面的角色“小鸡、小鸭、小老鼠、大河马”;如儿歌《我的身体会跳舞》里丰富词汇“眨一眨、闻一闻、嚼一嚼、扭一扭、耸一耸”,故事《小犀牛“洗澡”》中学习词语“甩来甩去、滚来滚去”。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