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激发英语“信趣”摘要: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能有效的建立起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文章阐述了合作学习在农村学校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如何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打造农村学校的英语“信趣”课堂。关键词:小组合作自信兴趣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英语课程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研究表明,小组活动能减轻学习者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中可能产生的焦虑心理,使他们表现出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小组活动更能使活动参与者产生大量有利于语言习得的交互修正,小组信息轮换型使大部分参与者,包括平时沉默或害羞的学生都积极活跃地参与。我校地处乡镇,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英语学习状态不容乐观。他们知道英语是当今的第一国际语言,学好英语是非常重要的。但随着知识的深化、目标的提高、挫折的积累,学生的学习兴趣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在课堂上,教师偏重讲授英语语言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语言行为的训练,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造成学生英语学习产生两极分化,使不少学生彻底失去对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基于这种情况,英语课堂教学需要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全面开展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二、打造英语“自信”课堂信:信心、自信。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体现学生的潜能和主体地位。以“合作”思想为灵魂,以“小组教学”为主体,辅以灵活、快速的反馈矫正以及合作性的奖励手段,形成一个有利于全体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发展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这样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建立起英语学习的信心,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一)构建合作小组,获得自信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小组有不同的产生方式。教师在编排小组时,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分组,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小组内学生的学习成绩、交际能力、性别、个性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而班级小组之间基本上是相似的、均衡的,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进步,获得自信;学习优秀的学生在帮助别人进步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信。(二)学会合作学习,增强自信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学生的表现往往有很大的差距,程度好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很好地开展活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与别人交流,胆怯,羞涩或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使学习合作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首先要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而不是仅仅只有少数优秀生在活动,其他则在观望。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老师的点拨下,把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筛选,得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然后,各小组围绕选出的重点问题开展讨论,凭着小组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愉快的合作中解决了问题,享受到探索的乐趣。每个孩子都在讨论学习中获得收获,他的学习自信心,也得以增强。三、打造英语“趣味”课堂趣:兴趣、趣味。一支粉笔,一本书,老师讲学生听,课堂沉闷压抑,学生上英语课觉得单调、枯燥无味甚至是一种心理折磨,学习英语的兴趣荡然无存。要改变这种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至关重要的。这正如厨师炒菜,不光要熟,还要放适当的佐料,使之色香味俱全,吃这样的菜才能既充饥满足生理需要,还能得到一种心理上的享受。课堂教学也一样需要加放“佐料”增加趣味性,把课上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情趣盎然,寓教于乐,让课堂吸引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一)小组合作表演我们和“色拉”一起成长本学期,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引入了我们的新朋友“色拉”。色拉英语是中国首部三维动画英语。片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