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电磁感应现象命题的几种类型电磁感应的图象问题结合了物理和数学两个学科的知识,这种题型在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电磁感应中常涉及B-t图象、φ-t图象、E-t图象和I-t图象。对于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情况,还常涉及感应电动势E和感应电流I随线圈位移x变化的图象,即E-x图象和I-x图象。这类问题特点通常有:定性或定量地表示出所研究问题的函数关系;在图象中E、I、B等物理量的方向是通过正负值来反映;画图象时要注意横、纵坐标的单位长度定义或表达等等。例1.(2011年山东卷理综)如图1所示,两固定的竖直光滑金属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两质量、长度均相同的导体棒c、d,置于边界水平的匀强磁场上方同一高度h处。磁场宽为3h,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先由静止释放c,c刚进入磁场即匀速运动,此时再由静止释放d,两导体棒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用ac表示c的加速度,Ekd表示d的动能,xc、xd分别表示c、d相对释放点的位移。图2中正确的是解析:c导体棒落入磁场之前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恒为g,有,,c棒进入磁场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时,d棒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与c棒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相同,此时c棒在磁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为,d棒进入磁场而c还没有传出磁场的过程,无电磁感应,两导体棒仅受到重力作用,加速度均为g,知道c棒穿出磁场,B正确。c棒穿出磁场,d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电动势,在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因此时d棒速度大于c进入磁场是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故电动势、电流、安培力都大于c刚进入磁场时的大小,d棒减速,直到穿出磁场仅受重力,做匀加速运动,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可知加速过程动能与路程成正比,D正确。答案:BD。点评:在分析电磁感应中的图象问题时,解决问题时可从看坐标轴表示什么物理量;看具体的图线,它反映了物理量的状态或变化,要看图象在坐标轴上的截距,它反映的是一个物理量为零时另一物理量的状态等等。在分析这类问题时除了运用右手定则、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规律外还要注意相关集合规律的运用。二、电路问题解决电磁感应电路问题的关键就是借鉴或利用相似原型来启发理解和变换物理模型,即把电磁感应的问题等效转换成稳恒直流电路,把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导体等效为内电路。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相当于电源电动势,其余部分相当于外电路,并画出等效电路图。此时,处理问题的方法与闭合电路求解基本一致,惟一要注意的是电磁感应现象中,有时导体两端有电压,但没有电流流过,这类似电源两端有电势差但没有接入电路时,电流为零。解决这类方法有:首先判断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那一部分导体(电源),其次利用或求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利用右手定则或楞次定律判断电流方向;分析电路结构,画等效电路图;利用电路规律求解,主要有欧姆定律,串并联规律等等。#p#分页标题#e#例2.(2011年上海卷物理)如图3所示,电阻可忽略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长s=1.15m,两导轨间距L=0.75m,导轨倾角为30°,导轨上端ab接一阻值R=1.5Ω的电阻,磁感应强度B=0.8T的匀强磁场垂直轨道平面向上。阻值r=0.5Ω,质量m=0.2kg的金属棒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从轨道上端ab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至底端,在此过程中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取)求:(1)金属棒在此过程中克服安培力的功;(2)金属棒下滑速度时的加速度。(3)为求金属棒下滑的最大速度,有同学解答如下:由动能定理有。由此所得结果是否正确?若正确,说明理由并完成本小题;若不正确,给出正确的解答。解析:(1)下滑过程中安培力的功即为在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由于,因此:J,得J。(2)金属棒下滑时受重力和安培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s2。(3)此解法正确。金属棒下滑时舞重力和安培力作用,其运动满足:,上式表明,加速度随速度增加而减小,棒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无论最终是否达到匀速,当棒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一定为最大。由动能定理可以得到棒的末速度,因此上述解法正确。,m/s2。点评:电磁感应与电路的综合是电磁感应应用的重要方面,是高考的重点,每年都出现,这类题容易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容器等融入到电磁感应问题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