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的“三环六步”彭福兰《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和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传统作文批改法的弊端就在于耗时、费力、低效,有没有一种省时省力高效的作文批改法,这成了我校语文教师教改探索的新课题。我们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的摸索、实践,总结出了一种颇受学生欢迎的作文批改新法——“三环节”“六步骤”作文批改法,简称“三环六步”作文批改法。第一环节:准备(一)课前固定分组。先将全班学生分成6组,每组8-9人,小组成员由写作能力上中下三种不同程度的学生组成,并相对固定,根据作文水平编成1-9号。每组的实力争取相当,以有利于展开竞争。各组设组长、副组长一人,分管两小组。(二)定好本次习作要点。作文批改除了一般语言修改外,还应每次作文确定一至两个评改点即每次作文的主要要求,切忌贪多,求全,初中写作“感受自然”,可将作文评改点确定为: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征,是否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三)教师传授评改方法。作文修改,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指点。除了教给学生作文常用的批改符号外,还应针对评改点举例示范。如怎样才算有具体的特征感受是怎样表达的。这一环节可结合写作单元例文作些必要而简括的指导。教师要先将全班习作通读一遍,做到心中有数。第二环节:评改包括六大步骤(一)互评互改(约8-9分钟)小组交换作文,各人独立评改。准备一枝红圆珠笔,给他人修改,主要从错别字和段落的通顺两方面修改。根据修改作文的要点,改正错别字、改正标点、改通语句等。轮流交换阅读,一次读完8-9篇。(二)小组合作批改(约12分钟):教师指名重点点评有明显的,带有普遍性问题的作文,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先说出自己的对所读习作的看法,看是否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其他组员随后开展自由讨论其他习作,最后由组长整理出小组的综合意见,组内评出最佳评论员一名。最佳标题一名。最佳开头一名。最佳结尾一名。最佳立意一名。最佳书写一名。综合最佳一名。(三)形成评语(约5分钟)按照批改的要求修改组员的作文,每人就一篇习作完成“作文修改记录表”(内容包括作文题目、习作者、评改日期、评改人、错别字、语病、主要优缺点、选材卷面等分项得分栏,综合得分、评语和建议等)。要求评得越细越好。譬如,某位同学的作文记叙要素清楚,作为评改者,一定要指出具体体现的方式。如时间、地点是直接点明的,还是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特征点出来;时间是否有变化,地点是否有转移,合不合情理,这一些都得考虑;除此,还要认识到特定情况,时间、地点不需要交待读者都明白的,可以省略,这不能算记叙要素未交待清楚。在评改的过程中,可向教师求助。(四)班级各小组展示交流,竞争。(约15分钟):评改结束后由各小组派代表对学生习作中的优点进行展示,如“最佳标题”“最佳开头”“最佳结尾”“最佳立意”“最佳书写”“综合最佳”。并对批改的评语作以交流,教师就写作情况和批改情况作以简单点评。最后学生自由对习作发表见解和质疑。(五)自我修改(约4分钟)。根据上阶段和组长提供的作文修改记录表和评语,认真细读,并对个人的习作进行修改创作,在改与写中提高认识水平和写作水平。(六)择优成册,佳作展示。每隔一月,将组内的佳作的初稿和修改稿同时收录在“班级优秀作文园地”里,张贴公布,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修改的重要性,感受到语文写作的乐趣。第三环节:补漏教师将课堂上未集体评议的作文以小组为单位收回浏览,矫正评改中的偏差收集作文评改的反馈信息,调节下次作文评改计划。教师将浏览后的作文以小组为单位发给学生,学生自行在小组内阅读、交流,完成100字左右的“评后记”。这一环节可以在课后完成。“三环六步”作文批改法是以我校课改提出的“三环六步”教学法为依据,以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为目标,并按照学生的作文实际和心理特点创立的一种方法,其突出优点有二:一是省时省力。评改只花一堂课的时间。可让教师从传统作文批改的自制枷锁中解脱出来,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