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有感VIP免费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有感_第1页
1/2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有感_第2页
2/2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张桂英这段时间,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感受非常深刻。《给教师的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为了解决中小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专为中小学教师写的书。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虽然今天的教育形式比他所写的年代有很大变化,但他闪光的思想对于我们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像与我们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我们在教学中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给我们很多新的收获与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是啊,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因此苏霍姆林斯基也特别注重阅读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唯有阅读才能不断丰富我们教师的知识底蕴提高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其实,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如此之快,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的视野越来越宽阔,知识面越来越丰富,求知欲也越来越强烈。作为老师仅仅靠课前准备几个小时已经不足以自如地驾驭课堂。读书不仅是教师的一种喜好,我觉得更是一种责任。我们应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去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读书,才能面对一切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会将工作当成一种负担。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使读书不仅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更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这是许多教育者梦寐以求达到的境界,但同时也是最难达到的境界。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提出了我们经常头疼的问题:“为什么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就有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举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每个孩子的体力是不同的,如果让7岁的孩子都来提水,体力强的孩子可以提20桶水,而体力弱的孩子提了5桶水就已经筋疲力尽了。要求弱小的孩子提20桶水,他会因为劳累而受内伤,甚至进医院。同样儿童从事脑力劳动的力量也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对事物领会理解记忆得快,有的却领会得慢且记忆不牢固。这就是说,在学习中,无论就脑力劳动的内容,还是就所需的时间来说,都应当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虽然平时我们耳熟能详的知道备教材、备学生,但真正说来我们有几个能像孔子那样“因材施教”?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我们应该摒弃冷眼和偏见,用真情去浇灌,用爱心去培育。真正的爱是不必声张的,我们只要给他们多一份关爱,给他们多一些阳光,多一个笑脸。春来暑往十几年。这期间,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如陈年佳酿,仍散发着幽香与魅力:“动手与智慧”,这不正是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吗?“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这不正是现在提倡的“教学反思”吗?“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这不正是现在提倡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吗?“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这不正是现在的课堂教学方式吗?还有“必须教会少年阅读”、“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这不也正是我们现在大力宣传与落实的“书香校园”吗?……歌德曾言:“一句话可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一本书可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一位教育家则可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好书,家长要读教师要读,教育管理者也要读一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有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