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选任心得体会公开透明干部选任机制切实改进干部选任方式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综合配套的干部选任和干部监督工作制度体系,是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来,XX市委组织部门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有效杜绝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一、围绕建立规范完备的干部制度体系,扎实推进干部制度配套改革,为预防干部选任工作不正之风提供制度保障为有效规范干部工作,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建立防微杜渐的保廉防腐机制,我们扎实推进干部制度配套改革。依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出台了以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调整不称职领导干部、党政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干部监督、民主推荐、干部考察、干部选拔任用决策、领导干部交流和干部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十项制度》,初步构建了干部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为使干部制度改革的各项措施相互衔接配套,更加完善,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若干规定》,即实行市委常委会讨论干部票决制,市委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县、(市)区、市直部分单位党政正职,署名推荐领导干部,差额考察领导干部等制度。同时,注重健全完善相关的制度措施,相继制定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党政领导干部差额选任制暂行办法》、《关于各县(市)、区全面实行领导干部差额选任制的通知》、《干部任职试用期管理考核办法》、《关于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关于建立干部监督巡视检查制度的实施意见》、《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关于市纪检、政法、宣传、统战部门协助市委管理干部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调整不称职领导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科级“二线”干部管理的原则意见》等制度,实行了领导干部任期制,全面推行了县(市)区(局)党委选拔任用干部票决制。通过几年的不懈努第1页共5页力,干部工作的各项制度逐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初步建立了科学规范、成龙配套的干部工作制度体系,推进了干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进程,为惩治和预防腐败构筑了制度屏障。二、围绕健全公开透明的干部选任机制,切实改进干部选任方式,从源头上预防干部选任工作中的不正之风从2000年开始,我们就把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干部选任工作中不正之风的突破口,制定出台了《实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提高公选科学化水平和降低工作成本的方法途径,健全完善公选工作的量化考察机制,在考务工作、监督环节、考察过程、任用决策阶段都建立了相关的工作机制、措施和办法,实现了选人用人上的新突破。截至2006年6月底,先后有57名市内外优秀年轻干部通过公选走上处级领导岗位,有370名优秀年轻干部进入乡镇或县(市)区部门领导班子。为改进干部选任方式,解决干部能上能下,使干部选任工作得到有效约束,我们还出台了《关于在机构改革中全面推行竞争上岗的实施意见》,对市、县、乡三级党政机关在机构改革中实施干部竞争上岗的基本原则、范围、程序、方法作了具体规定。2004年又制定了《市直机关科级领导职位竞争上岗工作试行办法》,在全市党政机关全面推行了竞争上岗,一些县区的党政机关内设机构也实行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在2001年全面实行党政群机关科级干部竞争上岗的基础上,2004年以来,全市市直部门共有498名干部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走上科级领导岗位。为提高干部选拔任用质量,规范选拔任用程序,我们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差额选任制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市、县两级提任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全部实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推荐提名环节,在符合条件的后备干部中按每个职位2:1的比例进行民主推荐,按推荐结果确定提名人选。考察环节,对推荐后确定的差额人选同等对待,按同一标准进行考察。酝酿环节,根据考察情况,对人选进行差额酝酿。票决环节,对每个职位的两名人选,提交常委会无记名差额投票表决,当场公布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