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情境中展现课堂魅力VIP免费

情境中展现课堂魅力_第1页
1/3
情境中展现课堂魅力_第2页
2/3
情境中展现课堂魅力_第3页
3/3
情境中展现课堂魅力铅山县新安埠小学韩咏波“创设生活情境”是教学的开端,设置的是否恰如其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中的问题情境,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课堂更具有魅力呢?一、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加强联系性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例如:在教学“体积单位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究竟有多大时?”先让学生伸出食指,指出1立方厘米有如食指第一个指节大小;然后拿出一个粉笔盒告诉学生1立方分米有如粉笔盒大小。1立方米这个空间概念多大呢?让全班学生每8人为一学习小组。每组发三根米尺,让学生用米尺在墙角围一个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于是学生明白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米。为了让学生实际体会1立方米的空间到底有多大,我让学生分组钻进这1立方米的空间里,亲身感受1立方米的空间大小。当学生一个个都挤进去时,他们既高兴,又惊讶。原来,1立方米的空间这么大,能挤进这样多的同学。这样,在同学们既兴奋又惊讶的目光中,完成了对1立方米这个体积单位的认识。二、把“问题情境”故事化,增强趣味性小学生爱听故事,特别是童话故事。小猫、小白兔、小猴等活泼可爱的形象让他们感到亲切,自然就印象深刻。因此,把教材中通过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去。如:教学第一册“解决问题”,我在引导学生探求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有步骤地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情境:先通过多媒体出示一片大森林,渐渐地跳出7只小白兔和5只小灰兔。学生觉得非常新奇,注意力特别集中。这时教师问:“你们能说说小兔子们要干什么去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利用情境1提问:你们还能把你们看到的情境给大家讲讲吗?怎样解答?学生争先恐后地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创设情境不仅使学生理解了加法的意义,同时注意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接着出示问题情境2,学生通过对情境的理解马上列出减法算式。随后出示情境3:天色渐渐暗下来,7只小白兔先回家了,5只小灰兔也回家了。……你们还能解答吗?这样,用动画的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不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减法的意义,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欲望,自主发现问题,进而乐于学习,而且还突破了教学难点,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三、把“问题情境”实践化“课标”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什么时候应采用“去尾法”或“进一法”时,我叫一个同学当售货员,我拿五十元买13元一本的作文书,然后问全班同学:“他会卖多少本作文书给我?”由于每个学生都有买东西的经验,很快就会告诉我“卖4本”。接着我问:“钱刚好用完吗?还剩多少?剩下的钱能不能再买一本?”分析得出剩下的钱买不到一本,这时我再说“像这种情况,不管剩多少,只要它不够买一本那我直接把后面的尾数去掉,保留整数,这就叫‘去尾法’”。然后叫另一个学生上来把一瓶180ml的水全部分装到小瓶子里面,每个小瓶最多能装50ml水,需要多少个瓶子?当学生把三个小瓶子装满以后,我抓紧机会问:“大瓶里的水全部分完了吗?是总共需要三个小瓶子吗?”重点强调“全部装在小瓶子里”这几个字,同学发现大瓶子里还多了30ml水,还需要一个小瓶子来装,这时我会说:“像这种情况,我们就要采用另一种方法‘进一法’来解决。”这样既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又培养了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数学源于生活,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情境中展现课堂魅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