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若羌县第二小学艾买尔江热合木【摘要】:在全面深化体育课程标准改革,倡导“健康第一”的新形势下,2008年7月,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提出“健康重庆”建设,为我市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市体育局决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健康重庆”建设为目标,大力推进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情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每位体育教师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关键词】:速度力量耐力灵敏阳光体育一、问题突出从近年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来看,学生的部分身体素质,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灵敏等指标呈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已普遍引起全社会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是我们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和业余训练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与学生自身基础有关外,还与领导的重视程度,班主任的协调配合,家长的支持以及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兴趣,使其养成自主锻炼,终生锻炼的好习惯。二、措施及办法(一)、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对体育事业的投入。我们应该跳出“应试教育”“升学压力”的怪圈,全面发展小学生的各项素质。(二)、加强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体育教师素质的培养也成为教育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学校体育是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则是学校体育的主体。因此,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体育人才的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有和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和业务素质。(三)、加强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朋友”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体育课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师生关系和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品德高尚,事业心强,正直公道,平易近人,言行举止文明,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理解老师,信任老师,真心佩服老师,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真诚的友谊,才能有共同的语言,才能达到师生关系和谐,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尊重与信任学生,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所以既要做学生的老师,又要当他们的亲人,朋友。因此课堂上教师不要压制学生,要尊重信任学生,尤其是那些身体素质差,运动能力较低的学生,更要倾心、诚心和耐心。对学生应一视同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严格要求,还应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学生明辨是1非,懂得该做什么等等使他们自觉地学习和改正错误缺点。如果相反,就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在教学中,要让每一位学生时刻感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不断提高。(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较好地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1、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明显,语言沟通比较困难,再加上气候因素,这都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如果课堂上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就会出现“两头翘”的现象,即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吃不饱”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吃不了”甚至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在体育学习上产生心理障碍和负担,这都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要改变这一现状,在教学中就要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2、运用竞争激励式教学法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体育课上可以根据青少年具有“好胜心强”、“好表现”、“不服输”,勇于进取等心理特点,根据实际情况营造竞争环境,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短跑教学中,采用男女让距离追逐跑练习,强烈的表现欲增强了学生的跑意识,学生由变被动练习为主动练习,变厌学为乐学,从而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