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小圣施威降大圣》导学案2014.12.6【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精彩紧张的故事情节。2.结合文中的动作、语言描写等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重点难点】理清情节,把握人物,赏析语言;领会文章中古典白话整齐、诙谐的语言特色。【预习•交流】1.走近作家作品吴承恩(约1504—1582),明朝人。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阳山(今江苏淮安)人。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剧的基础上,创作了举世瞩目的神话小说《西游记》。这是中国古代小说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充满了奇情幻想。《西游记》共一百回,是以唐玄奘上西天取经,途中发生的故事为主干,记述了三藏法师一行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扫尽沿途妖魔鬼怪、取回真经的故事。这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的中国古代神话幻想小说,它不同于一般的古代小说,其神幻离奇、浪漫诙谐、雅俗共赏,主要人物性格鲜明,堪称文林独秀,因而流传极广,征服了亿万读者。世称的“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2、注音。掣()淬()蓼()汀()窗棂()青鹞()花鸨()鹭()鸶()愕()然3.结合课文本页注释①的简介浏览前五回基本情节。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把阅读的感想或疑问写在下面。【自学合作】1.在课前阅读的基础上,再次快速默读(扫读、跳读)课文,划出孙悟空和二郎神的变化过程,用简练的语言复述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打斗经过。2.本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等方面都有精彩的描写,读完全文,结合人物描写讨论:孙悟空和二郎神各是怎样的人?孙悟空:二郎神:【研读赏析】1.文章在写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打斗经过时,运用了大量的动词,有的非常精妙,圈点出下列句子中你认为运用得恰切的动词,试做一点赏析。(1)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2)二郎见了,急抖翎毛,摇身一变,变作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嗛。(3)那猴王使个身法,让过神锋,掣出那绣花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赶到前,对面相还。课堂练习1.本文节选自()朝()的长篇神话小说《》,它和《》《》《》并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2.试指出下面两个句子是什么描写方式。(1)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走。(2)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3、在《西游记》中最能吃苦耐劳却有很多缺点和弱点,常常引人发笑的人物是()A、唐僧B、猪八戒C、孙悟空D、沙僧4.列举两个《西游记》中你喜欢的情节,并说说理由。情节1: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节2: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