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在校园歌曲《心愿》的优美旋律中快速了解课文结构,回忆、归纳七、八年级相关内容。(2)引导学生思考课题的背景图(一条弯曲的道路通向远方,朝阳冉冉升起)的寓意。学生讨论、归纳后,板书一:未来光明,道路曲折。(3分钟此环节视、听结合,问题引路,目的是让学生轻松入课)第二十三课:走向未来(一)感悟理想13分钟分听、说、读、品、思五环节,以情境教学法、讨论法为主听什么是理想?什么是理想?理想是人对未来生活目标的向往和追求。理想是人对未来生活目标的向往和追求。理想的分类:理想的分类:社会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家庭理想学业理想休闲理家庭理想学业理想休闲理想想树立理想的意义?树立理想的意义?树立崇高远大理想的意义?树立崇高远大理想的意义?一个人的胸怀有多宽广,他的世界就有多宽广;一个人的理想有多高远,他的人生就会有多精彩。为我们提供前进的动力和目标说理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读奥运女孩李月品1953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最初主要研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最初主要研究红薯、西红柿的育种栽培。究红薯、西红柿的育种栽培。19601960年,我国发生了全年,我国发生了全国性大饥荒。一天中午,袁隆平走出校门看到路边横国性大饥荒。一天中午,袁隆平走出校门看到路边横躺着两具骨瘦如柴的尸体,围观的人都脸上堆满了忧躺着两具骨瘦如柴的尸体,围观的人都脸上堆满了忧伤。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深切体会到什么叫伤。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深切体会到什么叫“民以食为天”,暗暗立志要为中国农民、要为中国“民以食为天”,暗暗立志要为中国农民、要为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作点贡献,开始了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苦人的吃饭问题作点贡献,开始了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苦历程……历程……““杂交水稻之父”的人生理杂交水稻之父”的人生理想想启示:在确立个人志向时,应该像袁隆平那样把个人发展与祖国命运、人类前途结合起来,把自我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思(五个环节相辅相成,强化学生对理想的感悟。板书二: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12分钟,教学方法主要是:目标教学法讨论法(二)规划理想2009/11/02/18:012010/11/18/11:292011/10/29/16:441、出示学生三年来学习生活的照片,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力。2010/11/1211:292、学生回忆自己初入中学时的理想,并用几句话对此做出评价。重新考虑自己的理想。(这一环节,我采用讨论法,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对理想有了越来越深入的理性思考。)3、规划一下,在未来的日子里,自己最想做的10件事我的人生规划(2014年---2020年)16273849510这是本课的重点“如何实现理想”中的一个前提,采用目标教学法解决,有意义,学生易接受。板书三:立足现实做好规划(三)实现理想17分钟这一板块,将“理想与现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两框融为一体学习,方便学生综合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和解决教学重点。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法和讨论法为主。1、出示课题,学生阅读课文“理想与现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思考:我通过学习,已了解哪些知识?(此环节重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22、、结合课件“放风筝”的背景图,指导结合课件“放风筝”的背景图,指导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利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培养辩证分析能力。于突破教学难点,培养辩证分析能力。理想和现实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对立:理想来源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现实是向目标进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高于现实。统一:现实孕育着理想,是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