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政治(九年级全)编写人:周敏修订人:路婷姓名:年级班组长:第三单元关注国家的发展第六课走强国富民之路(共四课时)第三课时讲述春天的故事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增强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热情歌唱春天的故事,增强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责任感。2.知识与技能: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我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3.能力目标:通过生活变化对比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增强热爱祖国的本领。【教学重点】改革和开放的意义【教学难点】认识“我国实行改革的必要性”【教学过程】一、清(温故知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是什么?为什么说“发展是硬道理”?二、展(见教学目标)三、探(合作探究):1.观看教材第71页1992年邓小平南巡视察深圳画面,播放背景音乐《春天的故事》。思考问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什么样的会议?(1978年,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闸门)(2)在这个会议上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改革开放)(3)这个决策是在哪位领导人的领导下进行的?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邓小平,推动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2.改革开放的性质:是党在新时期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3.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是什么?(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2)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3)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4)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4.观看教材第72页安徽小岗村的资料图片。思考书本上的问题:1(1)小岗村改革的内容是什么?这种改革为什么能使粮食产量猛增?小岗村改革的内容是对土地进行了“承包”,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完全由农民自己作主。这种改革,让小岗村的村民看到了希望,极大地跳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使粮食产量猛增。(2)认识改革的必要性。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体制上的弊端,只有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5.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的意义:(1)完善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2)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国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判断和衡量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通过改革能解放和发展我国生产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6.阅读课本P74材料,假如你是小惠怎样劝解母亲?(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改革?)以主人翁的姿态正确对待改革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正确对待改革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影响,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认识改革的影响和公民应有的正确态度。对于改革的影响的认识:首先对于国家来说,不可能一帆风顺会有种种困难和问题,要正视改革过程中的困难;另一方面对于个人来说,会涉及到许多认得切身利益,有的人的眼前利益、个人利益可能还会受到削弱;但是要从长远的角度、整体的角度和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角度认识改革,拥护改革。在这里可以让学生讨论其中的两方面的影响。)四、练(巩固提高):1.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A.改革B.对外开放C.引进来D.走出去2.揭开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是在以下时候(A)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B.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1987年党的十三大D.2000年世纪之交3.邓小平同志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下列对改革的认识中,正确的是(C)A.改革是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改革是我国各项工作的中心C.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D.改革主要只针对经济体制的改革五、悟(收获反思)2科目:政治(九年级全)编写人:周敏修订人:路婷姓名:年级班组长:第三单元关注国家的发展第六课走强国富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