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1)班学生孙琪的成长档案袋在“168”爱生行动中,我请同事也为我落实一名帮扶孩子,一来可以加深我的特教之情;二来可以让从中体验残疾儿童的疾苦与成长规律。尽管早就落实了具体人,但是连孩子的姓名也没有记住。可见,这又是想到却没有做好的事啦。今天,手拿着我校六年级孙琪的成长档案袋。她,出生于2001年8月18日,算来应该是14岁的孩子,而六年级的适年儿童应该是2003年9月1日至2004年8月31日出生的,很显然她是一位大龄生,必有一番缘由。她喜爱跳舞、勾编,这倒要跟她本人聊聊。她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是:“努力奋斗,一定能攀上理想的高峰!”我的理解是有了进步就是好孩子,一个人有一个人自己的目标。孩子自己又是怎样的真实想法呢?孙琪同学家住胡坑村,这里可是我较为熟悉的地方,为调研与帮扶提供了方便。我预测到该孩子父母离异,且父亲能力较差,联系人为亲戚邻居。上过小学二年级,那一定是学校动员她来到当时的培智学校。智障表现“有遗传因素,小时候常生病,缺乏数概念,记忆力差,动手能力较差。”上一年级时不会数数,但现在会做简单的数学题目了。应该说,智障儿童在智力上也是存在发展的,同样不可以将其一棍子打死。档案袋内项目主要有:我的语文、我的数学、我的特长、老师的话。论项目我想还可以有:我的本领、活动中的我、我爱我班、我最想说的一句话。语文、数学尽管内容简单,但孩子的进步是明显的。留给我的感受是学习一定阶段还是需要进行检测,或者说评价的。至于学生特长放的是一些常识试卷、剪纸、绘画、铅笔字。我认为:孩子的特长可以跟她的喜好联系起来,如:体育活动、待人接物、劳动助人、某种生活技能等等。老师的话其实是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其内容基本上是参照小学素质报告单。我到觉得应该多一些浅显的书面的话题对话,我倒可以来试一试。从材料中我得知这位孩子是位班长,应该是能做事的好孩子。现在看来,我可以利用已经掌握的信息对孙琪展开调查。通过了解老师、家庭(先电话)及其本人,熟悉她眼前的学习与生活状况,付诸关切,至于档案袋的完善应在手拉手的实际行动中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