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1.通过调查家庭、小区等的垃圾种类,明白垃圾产生的量之大及危害,却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产物。2.通过参观垃圾处理厂,玩垃圾分类游戏,学会给日常垃圾进行分类,知道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3.通过小制作、废弃物再次利用的实物展示,知道科学的垃圾分类后可以“变废垃圾为宝”,从而得出结论“7年后杭州不会垃圾围城”。二、活动准备:1.第一组:调查自家垃圾的种类和总量,杭州人均产垃圾量。2.第二组:进行小区垃圾分类进行调查,统计正确率并进行正确分类。3.第三小组:参观处理站后写报道、做小报,分类游戏设计等。4.第四小组:利用废弃物做小制作,家庭减少垃圾措施,收集变废为宝的资料和国外分类经验。三、活动展示过程:引入:10月20日,杭州日报上有这样一则新闻:“7年后杭州也会垃圾围城吗?”针对这一新闻点,我们班的同学进行了一次“跟着垃圾去旅行”的调查活动。请第一小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他们的调查情况。【设计意图:抓住近期关于垃圾的最新新闻,引起学生“跟着垃圾去旅行”的兴趣,并能积极在“旅行”过程对身边的垃圾进行现状调查。】(一)现状调查第一组:垃圾的第一站——家庭垃圾进行了现状调查。1.看图片,谈感受了解“垃圾围城”的情况:出示几组垃圾围城的图片,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垃圾对生活环境、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影响)2.说调查,知现状那平时的生活中可不可能不产生垃圾呢?于是我们小组对垃圾的第一站:家庭产生垃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1)小组内几户家庭的垃圾现状:垃圾种类、总量等。(2)杭州人均产生垃圾的总量及平均每户家庭的年垃圾量等。(3)小结:垃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产物。【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垃圾的第一站——家庭的垃圾种类和总量的调查,知道垃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产物,而且种类和总量都是相当多的。】(二)分类指导1.了解垃圾分类的现状(1)既然垃圾是不可避免的产物,那怎样才能让垃圾不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呢?况且我们杭州将打造成“中国最清洁城市”,于是在2010年3月,我们杭州就实行了垃圾分类。两年了,我们周边的居民的投放垃圾情况如何呢?第二小组来介绍他们的调查情况。(2)第二组——小区分类情况汇报:a现有垃圾桶设置情况;b抽取的四袋垃圾的种类情况。2.第三小组——参观垃圾处理站后的了解(1)竞猜题:了解垃圾分成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杭州垃圾分类卡通人物介绍;分类的依据;垃圾在自然界中降解的时间等题目;垃圾流向;厨余垃圾袋子的特点等题目。(2)对小区垃圾分类的正确率统计情况汇报。(3)游戏,考考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情况。a介绍游戏规则后进行分类游戏b交流最难区别的:如头发丝大排骨核桃壳等属于什么垃圾。c挑选出每组分类小达人做两人三足游戏(4)介绍垃圾分类后的处理方式及作用,明白“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5)介绍自己做的小报,并贴入展板。【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垃圾的第二站——小区的垃圾桶的设置,以及随机抽取的四袋种类和总量的调查,知道小区垃圾投放情况。又通过参观垃圾处理站、垃圾分类知识竞猜、游戏等形式,让全体学生了解垃圾分为四类、垃圾分类依据、四类垃圾桶的颜色以及垃圾降解的时间等知识,然后会对具体的垃圾进行分类,以及对小区垃圾分类进行正确率统计。最后通过了解垃圾处理方式及作用,明白“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三)垃圾利用1.家中垃圾分类改进情况:垃圾桶、垃圾投放习惯2.减少垃圾措施:(1)家庭措施介绍:减少一次性用品的厨房垃圾处理器介绍等(2)小制作:花瓶、丝袜花、收纳盒、鸡蛋里种葱等(3)垃圾成为商品:报纸框、玻晶砖、学习用品、衣服等3.介绍国外分类做得好的国家(1)德国、日本、新加坡:分类中好措施(2)成效:负增长只要我们杭州也能这样严格进行垃圾分类,正确处理各类垃圾,使它们变废为宝,7年后杭州是不会垃圾围城的!4:小组讨论:金点子小结:垃圾分类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互相学习家庭中减少垃圾、垃圾分类等好措施。又通过小制作、垃圾成为商品的介绍,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