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十二月歌》教学设计VIP免费

《十二月歌》教学设计_第1页
1/2
《十二月歌》教学设计_第2页
2/2
《十二月歌》教学设计孟彬彬设计思路:教学中设计多处小游戏,学生乐中读文,乐中识字。为了巩固识字效果,利用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学生熟读《十二月歌》。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习俗、文化、以及景物特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教学目标:1.认识"龙、放、外、清、午"等生字;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3.了解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习俗、、文化、以及景物特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2.了解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习俗、文化、以及景物特征。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课题1、师提问:每年有几个月?2、生:每年有十二个月。3、教师:今天我们就一块儿来学习《十二月歌》。二、熟读课文,找出生字,识记生字。1、请大家把书翻到107页,自己大声朗读课文,读时声音要响亮。2、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把读错的字找出来,相互纠正。3、自己再大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掉字,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4、默读课文,把课后会认的字在文中圈出来。5、下面自学生字,自己先把课后会认的生字用手盖住拼音读两遍,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看看拼音,再读2遍。6、下面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自学生字的情况,挑两横排读生字,不会读的,其它同学帮助,然后接着往后读。7、自己认得不够熟练的字,自己在两横线中圈住,再读5遍。8、齐读读2遍,手代表拼音。9、开火车读。挑两横排。10、反反第几个,反反第一个。老师说3个,谁愿意当小老师,向老师这样,挑3名学生站起来问,其他学生回答。同桌互相玩游戏。11、老师把要认的字组成了词,大家试着齐读2遍。12、开火车读2横排。这课要认的字我们基本上都会认了,下面自己用手盖住课文中的拼音,只看汉字试着读一读。能读下来同学赶快做好,让老师看看,大部分同学都能读下来。13、课文中的拼音去掉了,哪一组小朋友愿意读一读?挑2横排。14、这首儿歌的格调比较轻松,节奏明快,读时要读出每句的停顿和重音,读出生活的美好,读出愉快的心情。齐读。拍手读。三、读读,看看,想想,说说。1、“舞龙灯“”放风筝“”赛龙舟”,让学生看看插图,,说说人们在什么时候做这些事?2、学习“三月清明杨柳绿”,这时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学习“八月中秋桂花香”也用同样的方法。3、学习“四月牡丹花正红”启发学生想一想:四月开什么花?“六月荷花满池塘”“十月满园橘子黄”“冬月大雪压青松”“腊月梅花傲冰霜”用类似的方法学习。4、“七月牛郎会织女”“九月登高过重阳”向学生作简要的介绍。牛郎和织女是民间传说中的一对夫妻,被王母娘娘用天河隔开了,规定每年七月初七夜晚由喜鹊搭桥,允许他们相会一次。重阳节是农历的九月初九。登高是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最初是因人们认为两个九相叠是不吉利的,登高可以避祸消灾。到后来,这种迷信观念逐渐淡薄,在秋高气爽的季节,爬爬山,既锻炼了身体,又能登高远望,舒畅心情。这就演变成体育和旅游活动了。三、拓展练习:1、连线。九月放风筝二月重阳节五月舞龙灯正月赛龙舟八月橘子黄十月桂花香三月荷花开六月杨柳绿四月牛郎会织女七月牡丹红腊月大雪压青松冬月梅花傲冰雪2、课后做做“念一念,跳一跳”的学习游戏,边念课文边跳绳,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四、总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我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庆祝着我们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用我们的智慧继续点亮文明之火,让未来的生活因我们的参与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十二月歌》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