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3.2.1《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学案设计与实践的思考仁怀外国语学校杨洪伦为提高教学质量,追求高效课堂,在数学教学课程改革过程中,我将数学教学的内容分成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检测反馈”和“收获感悟”四个环节。以下是对“3.2.1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学案设计与实践的思考。一、学案设计二、教学实践与感悟1、自主学习的设计,主要是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在课前阅读课本,完成“自主学习”部分。所用时间大约15分钟。课堂上首先是互助组检查完成情况,然后小组讨论,组长汇报存在的问题,各组补充解决存在问题。本节课各组长汇报情况是:人人完成效果较好。此环节课堂用时约3分钟。2、合作探究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展示三个步奏,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总结本节的重要知识,形成自己的能力。本环节大约需要25分钟,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学生掌握解方程的重要步骤—合并同类项,理解为什么要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依据是什么?在此环节中,部分学生对系数化为1还不够熟练,这是我设计时忽略的,已在学生展示交流环节进行了补充。3、检测反馈的设计,主要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和深化,设计的题目由易到难。检测结果:有3位同学在80分以下,课后对这3位同学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及时掌握本节内容。在今后的教学中此环节分层设计更为合理,本环节大约7分钟完成。学习导航学习内容学法指导自主学习1、列方程有哪些步骤?2、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将方程化为的形式。3、列方程:我校计划三年共购买乒乓球140个,去年购买的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的数量是去年的2倍。前年我校购买了多少个乒乓球?思考:如何解你列出的方程?1.课前认真阅读教材,再完成自主学习内容;2.两人互助评价等级;3.课中小组长讲解“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评价等级:合作探究1、解方程6x-2x+3x-9x=2×(-3)×4解:合并同类项,得-2x=(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x的系数化成1,得x=(根据是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1)5x-2x=12(2)=93、解方程有哪些步骤?为什么要合并同类项?把的系数化为1的根据是什么?1.独立思考完成问题;2.互助组讨论解决问题;3.小组讨论展示解决问题;检测反馈1、(5分)方程-2x=6的解是x=;2、(5分)方程5x-3x=-3的解是x=3、解方程:(每题15分,共60分)(1)5x+3x+6x=45-3(2)x+x=3(3)3x-4x=1-5(4)x-x=5+74、(30分)用一根长60m的绳子围成一个矩形,使它的长是宽的1.5倍,问长与宽各是多少?解:设宽是m,则长为1.5m,由题意得:(1.5+)×2=60,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为1,得=∴矩形的长为,宽为,答:。1、独立思考独立完成问题.2.互助组评价;3.老师引导各小组展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成绩:收获感悟学到了什么?怎么学到的?还有什么困惑?4、收获感悟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总结学习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三个问题的回答。学到了什么?怎么学到的?还有什么困惑?此环节大约5分钟。本环节有学生在总结时说:是通过小组讨论才让自己掌握的,有同学说:是小组展示交流时,我才真正掌握系数化为1的方法。当合并后系数为整数是,利用等式的性质2,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当合并后系数为分数的,利用等式的性质2,在方程两边都乘这个系数的倒数,还要注意系数的符号等。学生这样总结,让其他同学更加明白自己的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