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考前心理辅导专题讲座三角中学蔡长智同学们:下午好!我们今天在这里进行的是考前心理辅导,眼下距中考还有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了,此时此刻我很理解同学们的心情,大多数同学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心理上的波动:(1)可能有的同学越想多学就越学不进去;(2)平时一学就会,可一考就懵;(3)一到考试就感到心慌气短,呼吸急促,老想上厕所,或者每天为失眠,食欲不振而烦恼;(4)或者怕考不上理想的学校;(5)怕辜负老师和父母的期望;(6)怕自己的功夫没用到;总之心情越来越烦躁,成绩无缘无故下降。在短短的一个星期时间里要想使学习成绩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已不太现实,然而,考生在考试中的表现并不是完全取决于学习水平的高低,它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考生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的影响。健康状况佳、心理状态好才能在考试中正常甚至超常发挥。在这段时间里,应该做些什么,注意什么?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给大家提点建议:希望我讲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这之前,先请同学们听一个小故事《后羿射不中》。后羿是一个神箭手,平时射箭都是箭无虚发,然而有一天,夏王指着一块一尺见方、射心一寸的兽皮箭靶对后羿说:“请射吧!如果射中了,赏你万金,如果射不中就削掉你千户的封邑。”后羿听后十分紧张,结果呼吸急促不能自控,屡射不中。夏王问之何故?有人答道:“后羿所以这样,那是因为情绪波动影响了他的射技,万金厚赏以及削掉封邑的压力造成了他的失误。”再听一位一个考生的应试故事:1某考生,在平时同学遇到难题向他请教时,都可以从容作答,思维敏捷,可是一到期中、期末考试时,那股沉着、敏捷劲全没了,本来不成问题的问题,却怎么也解不出来或者答题漏洞百出;解题时经常会计算马虎、题目看错等。这两个小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存在着患得患失的杂念,就难正常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本领。自己有一定实力,只要心理状态正常就能考出好成绩。而缺乏信心、紧张怯场或受患得患失的干扰,结果就会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考试前既兴奋又很紧张,这是很正常的心理状态。心理学上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考试焦虑心理。如:考不上重点高中一切都完了、现在这门课我还有很多不会、我还有……还不会做,我完了,肯定不能……在中考前适度的心理压力或适度的焦虑,能激励我们专心复习,时时提醒自己注意力要集中;能促进各方面的内在素质和已有能力的充分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适度的心理压力和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我们中考复习和中考时正常发挥。然而过度的焦虑与压力会引起心理负担过重,智力水平受到抑制,并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如烦躁、厌倦、焦虑、反应迟缓以及恐惧、恶心、头晕、失眠、胃腹疼痛等身心反应。一、作为当事人的我们怎么来调整考前过度焦虑呢?1.淡化竞争,淡化成绩。初三毕业班来自考试的压力是很大的。“最早出门的人是我,最晚回家的人是我,最辛苦最可怜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这是在学生中流传的一句歌词。初三平时的考试,分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练2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竞争有时来自客观,但有时却是自己吓唬自己。你的对手其实就是你自己,所以努力归努力,切勿惶惶不可终日。常言说“怯场怯场,最怕头场”,所以考生必须认真对待首场考试。做好考前的物质准备和应试准备。2.坦然面对,顺其自然。当一个人已经出现了紧张的情绪反应时,该怎么调节呢?对于这种情况,人们习惯上常常会劝慰当事人:“别紧张!”“有什么大不了的!”而当事人自己也通常会这样告诫自己:“别紧张!”“有什么了不起的!”然而,十分不幸的是,这种办法几乎是行不通的,实际上这会使人感到更加不安。因为这是在和自己过不去,在给你制造更大的紧张。正如有句话所说的“情绪如潮,越堵越高。”那么怎么办呢?答案是“让它紧张”。什么意思,就是顺其自然。紧张其实不是那么可怕的,我们平时过分地夸大了紧张的危害。告诉自己“正常发挥就好了……”。3.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并确立恰当的期望值。我们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对于自己的学习水平及状况要能有一个客观的分析,有一个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也可暂时不去估计,然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