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诵读“三字经”感受经典文化魅力VIP免费

诵读“三字经”感受经典文化魅力_第1页
1/3
诵读“三字经”感受经典文化魅力_第2页
2/3
诵读“三字经”感受经典文化魅力_第3页
3/3
诵读“三字经”感受经典文化魅力初知《三字经》,还是在孩提时期,听到大人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句子,我也能背诵几句。后来,从翻印的小册子和农历本上读到了《三字经》全文,但没有译文,我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并不十分理解。直到几年前,学校开设经典诵读课以后,为了教学生,我才认真阅读了《三字经》全文,理解了其中的意思。经过和学生一起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三字经》集自然、社会、人文、历史知识之大成,熔知识性、艺术性、思想性于一炉,凝人类真、善、美于一体,给人以深深的启迪。这是《三字经》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在东南亚等世界各地也被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的原因。难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在世界范围内加以推广。一、《三字经》是一本难得的启蒙教科书先说《三字经》具有最基本的识字功能,特别适宜于幼儿、小学生的启蒙教育学会了《三字经》,就达到了相当于现今小学三年级的识字水平。在2004年我国召开的一次关于小学教育研讨会上,有专家指出中国小学语文教育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以识字为例,小学六年毕业的识字标准是2450个汉字。小学六年、加上学前教育一年,七年学2450个汉字,每年365天,七年平均每天学0.96个汉字,还不到一个。我们再看传统教育,《三字经》是1145个字,《千字文》是1000个汉字,《百家姓》568字,加起来有2700多个汉字,去掉重复的也绝不会少于2000多字,需要多少时间呢?在一年左右就完成了。况且传统教育是“礼乐射,御书数”的全面发展,不只是学文。如果我们真的对子孙后代负责,不想再自误误人,就应该认真地检讨一下,传统教育是否就真的一无是处。恐怕是要重新下结论了,更何况章太炎早就在高声呐喊“今之教科书,固勿如《三字经》远甚也”。再看看《三字经》中的所包涵的数学、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这讲的是简单的数学。“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讲的是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我们现在要数一数中国历史上哪朝接哪代,每一朝代有几个皇帝、多少年的历史,恐怕一下子说不出来。如果会背《三字经》就能脱口而出。能将中国通史纲要、中国文化史纲要、文化百科知识等全部浓缩在一千多个字以内,这对求学中的孩子们是多么重要啊!二、《三字经》是一部艺术经典《三字经》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风格,轻松流畅,易读易诵,谱了曲,容易歌唱,是经,是诗,也是歌。《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全书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个中心。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份列举的书籍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三字经》中许多语句,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代代传颂、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被誉为“千古一奇书”。特别是书中仅用300多字概括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变迁、朝代更迭、帝王兴废的历史,真乃“袖里通鉴纲目”,更是神来之作。三、《三字经》是一宗进行品德教育的宝贵遗产《三字经》的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关系的基本价值追求,是反映道德修养的文化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宝贵遗产,也是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它涵盖了思想修养、历史人物典范、礼仪孝悌、勤奋学习、人格培养等各方面素质教育的内容,是一部非常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经典。《三字经》中倡导的知识的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诵读“三字经”感受经典文化魅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