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自己心程主题党日活动体会[1]——“七一”信仰主题党日体会法规所党支部吴岳雷说起信仰,很惭愧。感觉我没有资格大声地谈她。因为信仰太崇高太伟大。我是二十二年党龄的党员,但总感觉自己的信仰还不够坚定,没有从思想上入党,内心与血液里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距离真正的党员标准还差得很远。我参军、工作二十多年来,一直主动接受党的教育,积极学习党的理论,与历届领导人的讲话精神,晚七点新闻联播和周末党组织生活雷打不动,几乎没有缺席过,我当时真的感觉我是距离党中央最近的革命战士,特骄傲、特自豪。新兵下连,我到炊事班,起早贪黑,喂猪,劈柴,烧火,打扫卫生,一身汗一身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军事训练,那时候无论做什么都满怀热情,精力充沛,不感觉累,不觉工作低下卑微,后来考上军校,提干,有了担子和责任,可以带领别人去干,指挥别人去做,身份变了,工作性质变了,思想变复杂了,不知不觉地幸福指数变低了,但感觉自己骨子里没有变,我还是原来的我,内心一直在致力于陶冶自己、改造自己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一生也没有想过要干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一路走来都是服从组织安排、听从指挥,从军校毕业到留校,上研,读博,后来复员到地方工作,都是随缘随分地党让干啥就干啥,从没有和组织讲价钱闹情绪,一步步走到现在,组织上给予我的机会也多,我的成长进步也颇多,目前在客观上掌握了一些知识与技能,成了所谓的博士和研究员,但我总感觉在思想修养上有些不够,甚至还有些缺失:我没有把实现信仰与本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我没有实现“快乐工作,工作快乐”真正地享受工作。我没有把本职工作当成实现信仰的基础。我不欺骗自己,我想什么时候从内心把“加班”看成组织单位上发的福利,主动积极地向组织要求多做工作时,我就达到真正信仰的境界了,因此我一直都在改造世界观的路上。今年七一读书活动主题党日,效果很好,本人受益匪浅,第1页共10页看到咱们中心这么多年轻同志们拥有积极向上、满腔热忱的精神状态,听到同志们发自肺腑的言语,很受鼓舞与感动。现整理了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分享,见解浅薄,希望能抛砖引玉,使大家有所启发。第一、信仰是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行动,信仰并不遥远,并不飘渺,其实就在自己的脚下,贵在一点一滴的行动,一个报告,一个文件,一个小事情等,信仰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当前物欲横流,谁谈信仰就感觉谁傻,缺失信仰的年代,咱们这里谈信仰就要大声地说出来,您的信仰不管有多少,不管有没有杂质,您大胆地从自己的心底喊出来。不要怕别人笑话自己傻。要相信世界是美好的,相信自己的心灵深处“阳光”一定存在。相信正确一定战胜错误,正义一定战胜邪恶。第二、信仰是力量之源。有信仰就会有追求,就会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就会有用不完的劲头,大家发现没有呢。有信仰的人们大都神采奕奕,精力充沛,我岳母笃信基督,她很幸福善良,整天乐呵呵,我很羡慕她,六十多岁居然能看懂圣经上的每一个字,文化识字水平提高了很多。当然我是党员,不信基督,这里我只是钦佩她那种执着与痴迷的精神。第三、有信仰就会有胸怀。一个人为了实现信仰,在平时生活工作中才能不计较个人得失,才能大度有胸怀,才能有“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魄。在战争年代,才能舍生忘死,谁对革命有贡献,大家就都崇敬他,威信就高。老一辈革命家们就是这样秉持信仰,出生入死,大浪淘沙,幸运地走到新中国的建立。和平年代,尤其是今天,小到咱们中心的日常工作,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比起过去付出的代价,能算什么。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能有多大事情。说出来肯定笑掉大牙,上不了台面。在平时工作中,谁有能力,谁能更能干,谁对中心建设更有利就让谁机会多一些,进步快一些,大家由衷地祝贺。把羡慕当成自己工作的动力,千万别“嫉妒恨”,这就是胸怀。我们有胸怀就会主动放下名利的包袱,轻装上阵,就会少一些争执,少一些内耗与拆台,多一些合作,多一些补台。我们有胸怀就会不挣不抢不费心机去钻营,使让位让权让荣誉,成为自觉。第2页共10页从而就会让组织腾出时间考虑大事请,不用浪费时间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