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瀑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体会比喻句的好处。3、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4、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课文,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学准备:幻灯片1(字词卡片、瀑布录像、优美的音乐、文字片)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瀑布》这篇课文,学会了本课的生字、生词,谁能大声地来读读这些词语?(出示幻灯片2,指名读)2、谁能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引导学生说出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相机板书:声音样子)小结:大家说得很好,可见大家很喜欢这首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瀑布》这篇课文,通过深入学习,相信你们会更加喜欢这首诗的。(相机板书课题:瀑布)二、自学思考:1、出示要求(出示幻灯片3):默读全诗,思考:(1)哪些诗句是写瀑布声音的?(2)哪些诗句是描写瀑布样子的?(3)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去欣赏瀑布的?2、自学讨论。3、班内交流。第一节:瀑布的声音;第二、三节:瀑布的样子。写作顺序:由远及近三、重点研读问题:1、瀑布声音的特点。自由读这小节,想一想,瀑布的声音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看出来的?用△标出词语。(出示幻灯片4):(指名读)(1)“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还没看见瀑布,说明还没到瀑布跟前,就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说明瀑布声音(一定很响)(2)“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这两个句子是什么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这两个句子中哪些词语体现了瀑布声音很大,很壮观?①“叠叠”“涌”叠叠就是一层又一层,前浪未平。后浪又紧跟着涌上来,后浪推前浪。瀑布的声音就像浪涛翻滚时发出的巨响。②“阵阵”“吹”风吹过松林时,会发出“轰„轰„”的响声。瀑布从上落下来冲击岩石,跌进潭里,发出的就是像松涛一样的吼声。大家想听听这些声音吗?(相机出示幻灯片)小结:浪涌岸滩,风吹松林,多么美妙的声音啊!齐读第一小节,感受瀑布壮观美妙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