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之我见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建设好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而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是如何加强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的问题,还包括如何提高教师的个人专业素质以及教育教学能力等。农村薄弱学校的师资队伍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自然出生率低等原因。我市很多农村小学,规模越来越小,师资力量普遍薄弱。(二)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整体素质不高。以我校为例做以说明,我校现有教师38人,50周岁以上的教师25人,49-35岁6人,35岁以下7人。年龄分配不均衡,老龄化严重。年龄大的教师多数是民师转正进入教师队伍的,这部分教师当年没有通过教师专业知识的系统学校,多年来都是凭借个人的直观经验开展工作,很多教师知识老化,观念落后,教法陈旧,已经难以胜任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而年轻的教师,大多是考编进入的大学生,工作经验少,还必须经过2-3年的培养,才比较成熟。而这部分年轻人,很难安下心来在偏远的农村学校工作。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长期落后。(三)究其原因,学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离县城较远,年轻人成家之后有了孩子心挂两头。一部分工作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教师满五年服务期后都要求调往城里或离城近的学校。长期以来学校自然就缺少教育教学的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等。这些问题是当前偏远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好一支教师队伍才有保证。如何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下面来谈一谈个人几点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一)树立教师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师德做为学校的校长或学校的行政管理者,首先要树立志愿在农村学校从事教育教学的志向。让学校的领导团队为全体教师做出榜样,从而影响我们的教师,留住人,安住心。让我们的教师深切感受到农村教育更缺少好的教师,更需要好的教师。让教师感悟自己的责任,坚定在农村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决心,立志在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岗位上有所作为,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农村薄弱学校工作,更需要我们的教师奉献更多的爱心。能够留在农村学校就读的孩子主要有三类,一是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二是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不够;三是部分孩子的基础薄弱。总之,农村薄弱学校的后进生相对集中,提高教学质量的难度更大。学校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有足够的爱心、细心、耐心、信心、诚心、匠心。学校把尊重、信任和热爱学生作为师德的基本要求,具备高尚的师德素质是一个教师能够在农村薄弱学校任教的特殊条件。(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面对学校教师队伍成分复杂,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学校让每一位教师制定了个人发展规划,规划的制定必须突出个性化和针对性,不求大,但求实;关注过程管理,注重检查落实,分阶段做出总结,形成书面文字分学科教研组进行交流。具体做法主要有,通过学历提升、校本培训、远程教育培训、结对帮扶、课题研究、“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校内、校外多层次多角度的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建立网络互动平台,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促进“自发性”的群体发展;让教师在不断的研课和“磨课”等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学校建立了教研培训学习制度和学习成绩考评办法,每学期根据教师的学习记录、教学反思、心得体会、总结论文、业务进修、教研工作以及取得的培训成绩等方面对个人业务进修进行考评,纳入学期终结考核,做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依据。学习对教师的学习、培训和教研活动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增加经费投入。让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教学相长;从而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高。(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管理激励评价机制科学合理的教师管理考评制度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近年来,根据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地教师管理机制:1、教师的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