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教学设计杨佳玉白银市育才学校“认识分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第六册第53--5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实际意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几分之一的表象。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式教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一套,、正方形、圆形等纸片若干和彩色笔。教学过程:(课前与学生一起回味秋游情景)一、情境导入:1、谈话:芳芳和明明两位同学参加了他们学校组织的秋游活动,在活动中,他们遇到了一些和数有关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主题图)问:看,他们准备了不少食品,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食品?2、平均分提问:你能帮他们俩把这些食品分一分吗?(4个面包和2瓶饮料)你觉得这样分公平吗?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二、探索新知:1、分苹果提问:还有一个苹果,应该怎样分呢?学生汇报小结:从苹果的正中间切下去,这个苹果就平均分成了两份。(课件演示)芳芳分到了这个苹果的——一半,明明也分到了这个苹果的一半。2、揭示课题提问:这一半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生:二分之一)师生共同叙述“”的实际意义: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揭题:像这样的数,数学上把它叫做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无论是一个苹果还是其他的我们生活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3、涂色表示认识了,你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吗?小组活动: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按要求涂色,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及时表扬并展示学生作品。小结并板书:像,,,…都是分数。4、分数的读、写结合学生的回答,介绍:中间短横,是(板书)分数线,表示平均分2是(板书)分母,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1是(板书)分子,分子1表示其中的一份。读作:二分之一5、说一说通过学生观察,写一写,说一说这三个分数。6、随堂练习课本55页练一练三、全课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呢?四、(机动)设计板报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做小小设计师,为学校设计一个板报,安排三个栏目:英语角、童话乐园、小小作家。说说每一个栏目分别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一。比一比,谁设计得最合理,谁设计得最有创意。五、板书设计认识分数平均分像,,,…都是分数读作:二分之一中间短横,是(板书)分数线,表示平均分2是(板书)分母,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1是(板书)分子,分子1表示其中的一份。教学意图:“认识分数”是学生关于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而分数概念是学生初步接触的基础知识,在本单元,分数被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来认识,这种认识又与平均分的经验分不开。其实,学生正式学习分数以前,“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已经出现在他们的口头语言中,只是还不曾想过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本节课“分一分(一)”是“认识分数”的第一课,因此,教学时,我首先从学生熟悉的一个简单的数学事实出发:帮小朋友分东西,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小朋友,每人分到半个苹果。让学生意识到原来学过的数不够用了,要想办法来表示“一半”;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创造,感受表示“一半”的方式其实是很多的。引人“一半可以用来表示”。在多种表示方式的对比中,体会用表示一半的优越性,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先认识分数,又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的实践操作练习的中,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使学生体会所表示的具体意义。为使学生对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在认识的基础上,再认识、等分数,并通过独立思考,尝试读写,折纸操作和判断题的练习,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份之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育才学校杨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