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学设计理念创新信息技术教学凤阳县永安小学甘海军一、我县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一)、前言自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来,我县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各级学校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资金,信息技术教育得到蓬勃发展。但是,在信息技术教育硬件设施建设之后,却忽视了信息技术教育的管理,忽视了教学行为的规范化和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因而导致了信息技术教育边缘化,信息技术教育质量低下的现象。为了更全面,深层次了解我县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特进行了此次调查。(二)、调查对象与内容本次调查采用网上公布问卷,以邮件反馈方式进行。截至6月18日,共有18个乡镇中心小学填写了问卷,约占全县中心小学的70%。这18个学校涉及我县各个方向,覆盖了大部分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教师信息、基本情况、课堂教学、教研活动、专业发展等五个方面,其中选择题20道,开放题2道,基本涵盖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各个层面。(三)、调查数据分析及存在的问题1.基本情况统计①被调查的信息技术教师40岁以下占90%,大专以上学历占90%,从事信息技术教学1~3年只占到50%。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师不乏人才,但缺少经验。②专职教师太少,只占到1/3,同时还负责农远管理。兼职教师占到2/3,主要所代课程多为语文、数学,信息技术教学只是做为副科或不重要学科兼代。这是造成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③设备完好率较低,影响了正常教学。永安小学设备完好率最高,占92%,多数学校设备完好率只占60%左右。实显信息技术设备维护人员硬件维护方面的知识不够,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师资力量的薄弱。④设备老化,也是造成设备完好率低,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数据表明,机器能够运行WindowsXP系统的只有39%。这将直接影响到必须在WindowsXP系统中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而无法完成。⑤人机比例较低。通常教学时2~3名学生共用一台电脑,与《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要求一人一机相差太大,给教师上课带来负担,也给学生学习带来不便。2.课堂教学统计①通过调查,我县现行信息技术教育课本版本多达7、8种之多,有的学校根本没有教材,全凭教师高兴,想到哪教到哪,或干脆不教,任由学生玩,根本谈不上教学质量。②根据问卷显示,多数学校能根据课时标准要求开设信息技术课,即每班每周1节。50%的教师反映课时太少,无法完成课程;50%的教师反映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但学生操作时间达不到《通知》要求的练习量,影响了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③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数据显示,有50%的学校采用多媒体电子教室演示的方法;另50%的学校还停留在利用板书操作步骤和口头讲解的原始方法。抛开多媒体有声有色的教学特点,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只对游戏上网有兴趣,对于基本知识和技能感兴趣的甚少。④信息技术课上,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估,72%的学校采用上机操作的方法,17%的学校采用笔纸测验,11%的学校基本不评估。因此,要提高信息技术教1学质量,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检测制度和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法。3.教研活动①数据显示,信息技术教师在校或教研片上过信息技术课或进行过教学研讨的很少,只占被调查学校的1/3,这其中含有很大水份。②信息技术教师能经常上网浏览信息,下载课件、论文;有70%的教师撰写信息技术论文在县级获奖。由此说明,大家对教研活动的开展有迫切的要求,但只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如评职、评优等),处于一种无序的无组织的状态。③与学科教师合作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不足。从统计可以看出,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较少,约有10人,占55%;而这10人中有9人是兼职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自觉运用到现代技术,对于系统的整合理论知之甚少,更谈不上与其它学科教师合作与交流。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大家对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教研活动的开展有迫切的要求。我县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尚处于缺失状态,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处于单打独斗,教师之间的交流处...